99塊錢的Sora付費課程是“智商稅”嗎
幾天前剛剛火熱出爐的openAI最新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已經飛速地被“掘金者”們注意到了。從17日Sora被國內廣泛關注討論到18日,短短一天的時間里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Sora相關的知識付費教程。
在openAI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Sora生成的范例視頻和對這個模型的基本介紹,當前Sora還沒有完全地開放公測,只有一些視覺藝術家、設計師、電影制作人、openAI員工等相關人士獲得了Sora的訪問權限,當前大眾看到的不斷更新出來的Sora生成視頻基本上都出自這些測試者之手。不過openAI的CEO山姆·奧特曼在社交平臺在線接單,網友寫好了提示詞和基本腳本在社交平臺@山姆·奧特曼的話有可能會被回復,山姆會給出對應腳本在Sora中生成的視頻。
目前來看,Sora的使用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一方面在于獲取測試賬號具有相當高的難度,另一方面在于使用方式上,和DELL、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一樣,Sora也需要人類給出提示詞、語句才能夠生成視頻,如何正確地寫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理解的語句并調教其生成出接近理想狀態的作品難度并不算小。
“掘金者”們已經飛速地開掘這塊新發地了,在某知識付費課程平臺上,記者發現了若干個Sora相關的付費課程,其中一個售價為99元的課程簡介中寫道“最新Sora一手資料,全網首發,做第一個吃魚的人!”有付費的教程就有免費的教程,網上也飛速出現了大量以教授Sora使用方法、Sora如何注冊的免費教程,但是這一塊的內容就非常混雜了,教程中包含的未知鏈接安全性亦未可知。和去年年初chatGPT橫空出世時的情況有些相似,除了知識付費的課程外,也有人開始對準獲銷售賬號、邀請碼方面,比如一個以Sora為名頭的小程序,這一由個人開發的小程序在2月17日將名稱變更為了一個包含Sora的名字,并推出了Sora名單登記服務,還有的則蹭上了Sora名稱的流量,雖然小程序名字和Sora相關,但是點進去內容是風馬牛不相及,仔細一看才發現賬號名稱是2月18日修改的。可以想見,按照去年轟動一時的chatGPT、DELL走過的路來看,接下來Sora的套殼軟件會有不少,在Sora開放公測后,圍繞著Sora也可能出現一些新興的職業方向,比如專門從事人工智能腳本寫作,專門播放Sora生成視頻的短視頻賬號,Sora結合電商進行視頻的宣傳推廣,當然也可能出現一批賽博創作者,AI創作的文本放進Sora生成AI視頻,再用AI生成的語音做配音,再配上AI生成的音樂最終呈現一個完整的作品。
從AI作圖走過的路來看,從一個剛發布的概念性產品走到可以較為成熟地運用到商業中無法一蹴而就,另一方面,社會層面上對于AI生成圖的商業應用仍然存在相當大的爭議,細節上的不完善、扭曲詭異是一方面,即便行業已經基本認可了AI大模型作為工具的使用,大眾也很難接受這樣的產品,比如在不久前游戲《世界之外》主角海報疑似使用AI就遭到了玩家的激烈抗議。Sora目前存在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這一開放模型還難以模擬復雜場景的物理原理,也理解不了物體之間的因果關系,空間細節也時常出現混淆,難以精準表現,就當前呈現出來的作品來看,效果確實是炸裂的,但還不足以對傳統影視工業、游戲工業等與視頻緊密相關行業形成巨大威脅。相關行業巨頭對于Sora這一產品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游戲公司育碧認為這是“巨大的飛躍”;華大集團CEO尹燁則表示“我愿意將其類比為‘開啟了AI發展的牛頓時代’”;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深度學習先驅、圖靈獎得主LeCun則怒斥Sora不能理解物理世界。
無論如何,相關行業已經站在了轉型的分岔路口,巨大的爭議和隨之而來的社會倫理問題也接踵而至,又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