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專家建議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關口前移”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電 (記者 李純)“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關口前移’,相關措施要做在前面?!闭劶叭绾螒獙π@欺凌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中心負責人劉蘭英近日在北京如是建議。
近期校園欺凌話題備受各方關注。校園欺凌背后存在怎樣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如何加強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防治工作?21日在北京參加第九屆醫學家年會(2024)期間,劉蘭英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從業20余年,劉蘭英說,最初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疾病患者很少,2015年后逐漸增多。從目前每日接診情況來看,16歲以下的患者逐漸增多。
劉蘭英表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校園欺凌。“值得注意的是,欺凌不僅限于肢體層面,還有許多是在精神層面的,比如被孤立、被忽視、被起哄等,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另一個原因是親子關系。劉蘭英舉例說,有患者在高中時發病,病因則可追溯至小學時,孩子曾經表達精神層面的訴求,但沒有受到監護人的及時關注,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
“有一部分孩子會覺得壓力很大,需要宣泄。我們需要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的這種狀態?!边@位專家呼吁,防治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關口前移”,相關措施要做在前面。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在國家層面得到了重視。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2個部門聯合制定有關行動方案,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2023年,教育部等17個部門印發相關專項行動計劃,標志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
在已有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如何讓相關措施落地見效尤為重要。劉蘭英認為,家庭、學校、醫院之間的配合是破題關鍵。
她提到,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舒緩情緒的渠道,例如創建校園樂隊、幫助因心理原因休學的學生重返校園等。學校與醫院可以建立“校醫聯合體”,邀請專業心理治療師走進校園,為學生、老師、家長普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提高應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
劉蘭英建議教育部門、學校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小組,在校園欺凌事件出現后盡早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心理疾病的發生率。
“從更宏觀的角度講,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降低精神疾病的病恥感。”劉蘭英說,要教會兒童青少年如何合理表達情緒,出現負面情緒時該怎樣應對,而非從病理性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要告訴他們,偶爾心情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可以被治愈的,就像心靈上得了一次‘小感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