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身險業擴面提質防風險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5: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上市險企2023年度報告相繼出爐。年報中披露的人身險業務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6413.80億元、6019.34億元、2528.17億元、1659.03億元、1006.4億元,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4.3%、10.9%、3.2%、1.7%、8.6%。

        普惠保險供給擴大

        保險公司持續強化基本醫保經辦及大病保險承辦能力,同時加快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惠民保”等創新業務。年報顯示,2023年人保健康加大政策性和商業性護理險業務開拓力度,實現護理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6.45億元,同比增長236.9%。新華保險實現政策性健康保險業務保費收入7.34億元,覆蓋客戶1965.45萬人,同比增長9.5%。

        展望政策性險種的未來保費潛力,人保集團副總裁于澤預期將穩定增長。“實事求是地講,近些年醫保政策比較穩定,而且基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發展原則,我們判斷大病保險業務也會趨于穩定。在長期護理保險方面,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人保財險和人保健康正在積極準備應對長期護理險的發展。”于澤說。

        保險公司通過提升產品定價、風險防控技術,從而實現收益的穩健發展。“人保健康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核保核賠、風險回溯等機制在內的風險管理體系。特別是在大病保險業務保本微利、籌資出現瓶頸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內部控制使短期險的綜合成本率下降了0.7%。”人保健康總裁邵利鐸表示。在政策性健康險業務之外,保險公司還聚焦“新市民”、靈活就業者、“一老一小”等群體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斷加大普惠型保險供給力度。人保健康持續完善互聯網保險業務產品矩陣,開發并上線多款稅優健康險產品,實現互聯網渠道銷售護理險的突破;中國太保開發的非標體百萬醫療產品“家安芯”為健康人群及5類慢病人群提供醫療保障;平安產險在43個地區為騎手提供風險保障65萬人次,總保額達4225億元。

        “保險行業基于大數法則,是天生的群眾事業。普惠是保險行業的基本特質。我們現在提供的大病保險覆蓋近3.5億人,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超3800萬人。對于這樣大范圍的服務,我們首先要體現出政治性、人民性。”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表示,下一步將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提供更多老百姓喜聞樂見、性價比高、說明書一看就能懂的普惠產品。

        代理人隊伍提質增效

        作為人身險業務發展的重要渠道,保險代理人隊伍2023年繼續調整,銷售人力數量持續下滑。從上市險企年報披露的數據看,2023年,中國人壽個險銷售人力為63.4萬人,同比減少5.1%;人保壽險個人業務事業群營銷員為8.9萬人,同比下降8.8%;中國平安個人壽險代理人數為34.7萬人,同比減少22%;太保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為21萬人,同比減少24.7%;太平人壽個人代理約為23.5萬人,同比下滑約40%,出現近5年來最大降幅。

        對于代理人隊伍脫落,新華保險副總裁王練文認為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中國壽險市場還在調整期,加之勞動力市場和宏觀經濟變化影響,整個行業都處于隊伍下降趨勢中。二是從國外經驗看,代理人隊伍留存率低也屬于行業本身的特點。三是過去運動式、脈沖式的增員在行業內已經不起作用了,新的探索還在不斷努力中。

        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2023年,代理人隊伍質態持續優化,核心人力規模企穩,核心人力產能、收入穩步提升。太保壽險核心人力每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為43503元,同比增長26.6%;新華保險每月人均綜合產能為6293.7元,同比提升94.4%。中國人壽銷售隊伍每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28.6%;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增長36.2%,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增長89.5%,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長39.2%。與此同時,專業化、職業化、精英化成為險企年報中描述銷售隊伍轉型方向的熱詞。

        “從整個行業看,代理人開始由以前的人海戰術慢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模式。”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過去的幾年里,代理人渠道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平安也主動而為,對代理人隊伍質量做了全面轉型,“未來3年,我們對于代理人渠道發展的策略有3個關鍵詞:穩規模、增績優、提產能”。

        “以前是誰家的隊伍大、人數多,誰家的業務份額就高,但是從2019年起整個行業發生了根本變化,靠人力驅動提升業績的做法已經不成立了,現在必須走產能驅動高質量發展,才能促進公司和行業持續發展。”王練文表示,新華保險走的是提產能、優結構、穩增長的階段性策略。“在短期內,提產能主要靠產品方面,主動從件均較低的健康險保費調整到件均保費較高的終身壽險;同時,向績優隊伍傾注資源,讓真正有戰斗力的人率先產生倍增的業務。當然從中期來看,單純靠產能提升還不夠,還要優化產品結構。我們大幅壓降了3年期、5年期的產品,而大幅增加了5年期、10年期以上的產品,通過年期的提升,增加新業務價值的增長速度。”王練文說。

        為探索新型營銷模式,中國人壽于去年10月份宣布啟動“種子計劃”。“目前全部的研發項目已經結束,在去年12月份開始推進試點。從推行第一個月的數據來看,最先試點的一家公司銷售隊伍的質態全部達到本科學歷以上,其中20%是碩士以上學歷;人均新單傭金達到1.2萬元,而且銷售模式也得到全面升級,初步來說符合預期。”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表示,今年將繼續堅持推行個險營銷體系改革,按照現有隊伍的升級和新型隊伍的探索雙向發力。

        為建立健全銷售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體系,今年3月份,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銷售能力資質等級標準(人身保險方向)(征求意見稿)》向業內征求意見。白凱認為,不同層級的代理人只能銷售限定的產品,將有利于代理人的精細化管理,有助于代理人明確自身職業規劃和發展目標,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

        代理人分類分級新規落地在即,白凱表示,中國人壽正在認真研究和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標準正式實施以后,將對我公司代理人隊伍的高質量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也許在短期內會出現小幅波動,但是從長期看,影響不大。公司將進一步聚焦優增優育,強化專業培訓,加強銷售支持配套激勵政策等,助推隊伍的高質量發展。這與公司轉型方向一致,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白凱說。

        風險防控更加嚴格

        在個險渠道之外,銀保渠道也在2023年迎來較高增長。中國人壽銀保渠道保費規模最大,為787.48億元,同比增長24.18%;太平人壽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532.17億港元,同比增長8.3%;人保壽險銀保渠道原保費收入490.64億元,同比增長11.4%,占總保費收入的48.8%;中國平安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增長77.7%,但銀保渠道保費占總保費的比重相對較低;新華保險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約為478.24億元,同比增長8.9%;太保壽險銀保渠道實現規模保費380.69億元,同比增長12.5%。

        去年四季度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規范銀保渠道,在人身險行業推行“報行合一”,通過設定渠道傭金費用的上限,防范費差損風險。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向監管機構備案的產品定價假設,包含費用假設等,應與保險公司實際經營過程中所實施的保持一致。

        在郭曉濤看來,這樣的監管政策是利好的。當下一些保險公司使用高費用競爭,“報行合一”政策能夠對費差損等長期存在的問題產生一定的遏制效果,有利于提升經營效益和風險控制。“這對于經營能力強、產品能力強、服務能力強、品牌優秀、多渠道、多產品的公司來說,將帶來非常強有力的支撐。”郭曉濤說。

        “我們當前已經設計了全新的銀保產品體系,并完成了全部代理銀行的手續費協議的換簽工作,整體實現了平穩過渡。銀保渠道在執行‘報行合一’后,銀行代理手續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產品的新業務價值率有一定的提升,公司費用的精細化管理程度大幅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客戶利益和股東利益。”白凱認為,如果下一步“報行合一”范圍擴大到個險,長期來看仍然有助于促進降本增效,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個險渠道的營銷體系改革。

        去年以來,為降低負債端成本、嚴控風險,監管部門除了以“報行合一”防范費差損風險外,還將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從3.5%調降至3%,防范利差損風險。對于利差損風險,新華保險副總裁龔興峰認為,在資產負債管理之外,還應從穿透周期的角度來看待人身險業務,必須對長期的投資收益水平、利率水平有清醒的認識。

        龔興峰表示,首先,要加強長期主義思想的落地,不僅長期資金要能穿越周期,管資金的保險公司也要穿越周期。其次,要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壓降負債成本,突出產品競爭能力,以客戶為中心加強服務生態建設。再次,還要真正地提高資產負債管理的聯動性,做好創新工作。新華保險下一步將加大對萬能險、分紅險等利變型產品的創新和銷售力度,從長期角度做好資產負債管理、降低利差損風險敞口。

        當前,風險防控已成為各家險企的重點任務。中國人保董事長王廷科說:“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點任務,更是金融保險企業的永恒主題。我們將不斷升級《全面風險管理行動方案》,著力提升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切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白濤也表示,在守牢風險底線方面,保險公司本身就是提供保險服務的,要堅持底線思維,確保商業可持續、風險兜得住、經營有效益,同時努力實現金融的功能性和盈利性的統一。

        本報記者 楊 然

        (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91免费视频网|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路在线观看| 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好深好硬好爽我还要视频|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久操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交换人生电影在线| 陈冰的视频ivk|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80电影天堂网理论r片| 扒开内裤直接进|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高品质|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网络色综合久久| 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美jizz18|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新婚之夜性史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欧美aaaaaabbbbb|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欧美国产日产片|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欧美人交性视频在线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