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研討會現場。 張添福 攝
中新網西寧7月19日電 (記者 張添福)18日,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青海大學舉行,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新聞媒體的人員參加了研討會。
為何說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武漢大學教授駱郁廷表示,上述問題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即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中華民族現代制度文明、中華民族現代科技文明、中華民族現代物質文明、中華民族現代精神文明、中華民族現代生態文明。
為什么是現代化,為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說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南開大學教授王新生說,研究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要從歷史的縱向上考慮文明形態和社會形態的關系,同時,要從共性上對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進行對比傳承,從而使我們能夠深刻的把握中國式現代化。
在研討會上,圍繞“兩個結合與黨的理論創新”“努力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知識體系”等內容,清華大學教授艾四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占斌等作了主旨報告。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蔡文成、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詹小美、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張生寅分別主持并作總結發言。
在主題發言階段,與會者圍繞“以‘第二個結合’推進面向未來的制度和理論創新”“在‘兩個結合’中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自我革命結構功能與運行邏輯”“扛起新使命,譜寫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本內涵與價值意蘊”作了主題發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峻嶺、青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方立江、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磊分別主持并作總結發言。
青海大學黨委書記李麗榮表示,本次研討會以“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為主題,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意蘊、“兩個結合”與黨的創新理論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旨在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助力。
本次研討會由青海大學、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青海日報社主辦,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海省社會科學院中特研究中心、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青海大學)、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青海大學)、青海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承辦,光明日報社青海記者站、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青海社會科學》雜志社等協辦。
青海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社長陳海雷,光明日報社青海記者站站長萬瑪加,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社長胡鐘藝等嘉賓參加上述活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