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振山
《工人日報》(2023年08月10日 08版)
當地時間8月7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多家美國中小銀行信用評級。這是繼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后,國際評級機構再次對美國“出手”。
在分析人士看來,惠譽和穆迪的連續“降級”,凸顯美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和信用危機。這將對美國國內政治產生影響,同時削弱全球對美元的信心。
穆迪8月7日宣布,將制造商和貿易商銀行等10家美國中小銀行信用評級下調一級,并將紐約梅隆銀行、美國合眾銀行、道富銀行、北方信托銀行等6家美國大型銀行的信用評級列入下調觀察名單,將第一資本銀行、公民金融集團公司、五三銀行等11家美國大型銀行的展望評級降為負面。
穆迪解釋稱,下調評級是因為相關銀行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其盈利壓力增大。商業地產風險敞口擴大是銀行業的關鍵風險。穆迪還預計,高利率將持續對美國銀行業造成壓力,2024年初美國經濟將陷入溫和衰退,導致一些銀行的商業地產投資組合面臨更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周以內第二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與美國相關的評級。
8月1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葑u在聲明中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主要是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3年其財政狀況預計將持續惡化。
實際上,惠譽早在今年5月就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當時,美國國會正就債務上限問題展開“極限博弈”。盡管后來兩黨同意凍結債務上限至2025年,但惠譽還是以美國財政管理能力堪憂為由下調了美國的評級。
除了穆迪和惠譽,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的另一家機構標普早在2011年就將美國信用評級由AAA降到AA+,至今未恢復AAA評級。當時標普下調評級的原因依然是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
不少媒體分析指出,國際評級機構下調美國相關評級,表明外界對美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越來越失去信心,美國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受到質疑。
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原因,是美國的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包括債務負擔和財政赤字嚴重。
根據相關數據,本財年前9個月(2022年10月到2023年6月)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約為1.4萬億美元,為上個財年同期的近3倍。惠譽預計,美國政府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今年將提升至6.3%。
與此同時,美國公共債務目前已經突破32.6萬億美元,相當于每個美國人負債近10萬美元。惠譽估計,美國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到2025年將升至118.4%。而惠譽AAA評級國家債務占GDP比重的中值只有39.3%,AA評級國家這一比重的中值也不過為44.7%。
美國的債務和赤字不斷上漲是由美聯儲此前大幅“放水”、超發貨幣導致的。美國政府此舉是為了刺激經濟復蘇,但這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抑制通脹,美聯儲自2022年3月開始加息,迄今已累計加息525個基點,利率達到22年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利率升高導致美國銀行業動蕩。由于資產價值縮水、存款流失,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等先后關閉,太平洋西部銀行近日也被收購。穆迪8月7日下調一些銀行的評級,表明美國銀行業危機仍未遠去。
此外,美聯儲加息還導致美國政府利息負擔加重。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2023年聯邦政府利息支出將達到6630億美元,2033年將達到1.4萬億美元。到2029年,聯邦政府利息支出將達到GDP的3.2%。
過多的利息支出勢必會擠壓美國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投入,而加息也會對企業的生產和投資產生抑制作用。受此影響,惠譽和穆迪都預計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末、2024年初陷入衰退。
在分析人士看來,評級下調雖然不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界對美國的信心出現下滑。從惠譽的說法來看,其不僅擔憂美國的財政狀況,更擔憂美國應對當前財政狀況的能力。
美國兩黨曾多次就債務上限問題扯皮,如今隨著兩黨黨爭加劇,幾乎任何問題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博弈,兩黨的私利往往凌駕于美國利益之上。
這次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除了引起美國政府不滿之外,還給兩黨相互指責提供了機會。民主黨人認為共和黨和特朗普應該為降級負責,共和黨人則批評拜登處理經濟事務不佳,認為“拜登經濟學”加大了財政負擔??梢灶A見,未來兩黨仍可能就債務上限、財政預算等經濟問題繼續展開激烈攻防。
美國遭降級還可能助推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在此之前,由于美聯儲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國頻繁陷入政治僵局,不少國家希望擺脫美國的不利影響,尋求用其他貨幣取代美元交易。 有美國媒體也認為,美國之所以沒有更早地被降級,是因為美元仍是世界儲備貨幣,如果市場發現美國的治理能力或履行金融義務能力下滑,那么美元的“霸權”就可能被拋棄。(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