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下簡稱“蓋茨基金會”)于當地時間9日宣布了入選“大挑戰”項目資助名單的近50個項目方案,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開發適合本地的全球健康與發展解決方案。
本次“大挑戰”在發起方案征集后的兩周內就收到了超過1300份方案,其中80%以上來自中低收入國家。目前,近50個入選項目來自17個中低收入國家,其設計理念與基金會的目標相契合,即在世界上能產生最大影響力的地方推動全球創新生態的建設。每個入選項目最多可獲得10萬美元的研發資助,總資助規模為500萬美元。今年10月,蓋茨基金會還將于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大挑戰”年會,分享這些項目的研究成果。
蓋茨基金會“大挑戰”項目鼓勵研究人員以現有技術為基礎,幫助解決中低收入國家在健康與發展進程中面對各類挑戰。比如,在印度,每二十分鐘就會有一名孕產婦死亡,大型語言模型可幫助印度一線衛生工作者改善高危孕產婦的健康管理;烏干達的小農戶常常受極其嚴重的農作物病蟲害影響,大型語言模型可為其提供應對建議;大語言模型還可為馬里的教師提供培訓,改善他們的教學成果;以及通過語音轉換文本的界面,為尼日利亞從事農業生產的女性和女性企業主提供重要財務建議。
肯尼亞內羅畢青年科技創業者孵化器iHub聯合創始人朱莉安娜·羅蒂奇(Juliana Rotich)表示:“既有的歧視、偏見和不公常常導致世界很多地方無法公平享受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成果,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同樣如此。發達國家開發的大多數人工智能工具,都是基于來自資源匱乏地區不完整或不準確的數據。如果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就必須進行負責任且有道德的開發工作,并切實考慮終端用戶的需求。當解決方案是受本地靈感啟發而產生時,其影響力可以是變革性的。”
蓋茨基金會負責技術推廣的副主任扎米爾·布雷(Zameer Brey)表示:“這些創新人才在應對最棘手挑戰時所展現的振奮能量、無窮創意和堅定承諾,激發了人們運用人工智能在弱勢群體中產生積極影響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正在以能夠顛覆傳統范式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的巨大力量,推動其所在地區乃至更廣闊領域產生深遠影響。我們相信,最具影響力的技術進步應該源自受其影響最大的人群,并以造福他們作為終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