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吸引了眾多跨國企業集聚。
新華社記者 陳 飛攝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等6個方面,提出24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穩外資政策措施,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多家外媒認為,這些政策措施“在細節上為外商在華生活提供便利”“體現中國政府維護開放、穩定、可持續投資環境的決心”“有利于推動經濟復蘇”;還有不少外媒批評所謂“中國經濟增長疲軟”“脫鉤斷鏈”等謬論,認為“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我們需要中國”。
引資新措施受關注
近期,多家外媒報道了中國吸引外資的新動向。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意見》是繼“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促進民營經濟28條”后,中國政府出臺的又一項經濟刺激政策。該報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意見》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解決了外商關切,既關注到保障外商國民待遇、保護知識產權等宏觀層面,也從微觀層面提出一些“接地氣”的措施。在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方面,不論是優化外商出入境政策還是提高外國人互聯網支付便利度,都是在細節上為外商在華生活提供便利。
德國“中國平臺”網站關注到,《意見》敦促有關部門更好保護外國投資者權益,包括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更多稅收優惠等。
“面對挑戰,中國正全力以赴。”印度加密貨幣新聞網認為,《意見》提出多達24條旨在提振和優化中國外資環境的指導意見,體現了中國促進外國投資的態度。
據韓聯社報道,《意見》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優惠投資區域,要求中外企業平等對待、平等參與政府采購等領域,強調在重點領域吸引外資,充分發揮服務業開放綜合示范區的引領作用等。韓國《今日貨幣》分析認為,尖端產業投資將是未來中國吸引外資的重點。
“《意見》的落實對于提振外企信心有很大幫助?!敝袊鴼W盟商會這樣評論。
“總體來看,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意見》彰顯了中國政府維護開放、穩定、可持續投資環境的決心?!薄栋⒗洕肪W站稱,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望進一步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為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外企加碼對華投資
在此次《意見》出臺前,中國多部門在穩外資方面已有諸多行動和表態。比如:今年1月,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正式施行,新增條目239條,創歷年新高,鼓勵外商投資的領域和行業進一步擴大;6月,海關總署推出16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進一步提振外商投資和發展信心;7月,商務部召開外資企業圓桌會,拓展收集問題、聽取建議的渠道,及時回應解決企業關切……
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給外企帶來了穩定預期。綜合多家外媒報道,今年以來,微軟、蘋果、特斯拉、輝瑞、星巴克等跨國企業高管紛紛來華,西門子、寶馬、大眾等外企加碼投資中國,包括設立智造基地、建立研發和數字化體系、與中國企業簽署長期技術合作協議等。
德國《經濟周刊》發文稱,活躍在中國的德國企業中,約有84%希望留在中國;大約73%的受訪對象排除了將生產網絡遷出中國的可能性。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上個月,沙特阿美以34億美元完成對中國一家石化公司10%股份的收購。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表示:“對我們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市場?!?/p>
所謂“脫鉤斷鏈”或“去風險”論,擋不住外企“用腳投票”。這充分表明,開放合作、共享機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我們需要中國?!钡聡断K剂_》雜志近日以此為題刊文稱,將經濟合作政治化會帶來更多風險。技術進步不分國界,“妖魔化”中國或其他科技公司將對德國數字化進步產生反作用。如果有人對德中創新技術合作持否定態度,以“不公平競爭”或“系統性競爭”為借口推行保護主義政策或采取懲罰性行動,最終將給德國帶來傷害。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日前刊文稱,中國在一些重要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包括太陽能和風電技術等。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表現也優于世界其他國家?!拔覀兺耆欣碛上嘈?,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即使跟中國部分‘脫鉤’,也將減緩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創新?!?/p>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外資加碼中國的背后,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預期。正如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網站近日發文所說,“中國帶來的機遇不可忽視”。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超過18%,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足以吸引跨國企業的注意力。
德國《焦點》周刊網站近日刊文駁斥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文章認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國產品牌日益崛起、外匯儲備充足、擁有大量關鍵原材料等一系列事實表明,“中國崩潰論”根本站不住腳。
《日本時報》網站日前刊文表示,中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使中國經濟更具韌性,更不容易受到外部沖擊。
“世界經濟增長與中國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卑突固埂睹咳諘r報》的評論文章指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政策文件將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要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3年,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34.9%,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心和關鍵因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