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爾9月15日電 (記者 劉旭)15日,第六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亞洲賽區(韓國)預賽在首爾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行。本次大賽亞洲賽區預賽由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主辦。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委人才辦副主任張維國,槐蔭區委書記孫常建,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敬濤,首爾科學綜合大學院大學未來發展委員會委員長趙東成,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科技參贊張楠等嘉賓以及來自海內外的技術、投資、法律等領域的專家評委出席了大賽開幕式。
圖為首爾會場嘉賓合影。裴滉洙 攝
在開幕式上,孫常建代表主辦方及70萬槐蔭人民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他向韓國參賽者詳細介紹了槐蔭的各項優勢。孫常建還表示,企業、人才與槐蔭區雙向奔赴,加速推動槐蔭闊步邁向加速發展、跨域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槐蔭也將與企業和人才共享戰略機遇,為海內外企業和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貼心服務。
圖為槐蔭區委書記孫常建在開幕式濟南會場上發表致辭。濟南市槐蔭區 供圖
趙東成在開幕式賀辭中表示,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企業正發展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在此時代背景下,此次大賽在努力發掘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和項目方面,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張維國在濟南會場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致賀辭。他指出,今年的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已經是濟南舉辦的第六屆大賽。通過舉辦前五屆大賽,共累計落地項目達362個,落地企業累計實現收入22.9億元人民幣,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活力和強勁動能。
張楠在開幕式賀辭中表示,中韓兩國毗鄰而居、歷史文化相通,人文交流密切,在中韓關系第二個30年的起步之年,希望雙方繼續秉承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原則,通過推動科技創新合作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此次創新創業大賽錨定數字技術、智能制造及生物醫藥等雙方共同關注的尖端技術領域,對推動兩國科技創新交流有著積極的影響。
圖為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科技參贊張楠致辭。裴滉洙 攝
本次大賽參賽領域分為“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現代農業與低碳環保”五個關鍵核心技術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亞洲賽區共183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124個項目入圍預賽進行角逐。
亞洲(韓國)賽區會場設在韓國首爾,以線下路演答辯方式舉行。預賽設置了5個線下評審小組將對項目創新性、產業化前景、落地濟南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審,最終篩選出15個高水平創新創業項目晉級濟南總決賽。
據悉,第六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將于10月中下旬舉行。屆時將邀請各預賽區晉級總決賽項目前往濟南參加現場答辯,經過路演答辯、專家評審、綜合評定等環節,決出大賽最終獲獎項目。同時,濟南市將結合大賽決賽情況,組織人才到有關園區進行實地考察和項目對接,舉辦現場簽約儀式等活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