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斯塔納10月9日電 題:專訪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中哈共建“一帶一路”何以成典范?
中新社記者 張碩 文龍杰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哈薩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之一。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近日在阿斯塔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起步早,基礎實,成果豐碩,后勁十足,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典范和標桿。
起步早:“首倡之地”成果豐碩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哈薩克斯坦成為“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在談到兩國合作成果及特點時,張霄對記者表示,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具有政策溝通不斷深化、經貿合作不斷升級、互聯互通不斷完備、人文交流不斷鞏固等特點。尤其是政策溝通方面,“在中哈元首的戰略引領和親自推動下,‘一帶一路’倡議與哈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不斷推動兩國務實合作行穩致遠。”張霄說。
“2022年,中哈貿易額首破31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3.6%。中國連續多年穩居哈第二大貿易伙伴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地位?!睆埾鲋赋?,醫療衛生、跨境電商、數字經濟、汽車制造等新興領域經貿合作發展迅猛,不斷為中哈貿易提質增效注入新動力。
張霄通過一組數字介紹說,中哈成功搭建全方位、立體化互聯互通網絡,已開通7對常年對開口岸、5條油氣跨境運輸管道、2條跨境鐵路干線和1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通過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通行中歐班列突破13000列,同比增長8.7%,為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發揮突出作用。
基礎實:共建“一帶一路”的典范
“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起步最早,基礎扎實,成果豐碩,后勁十足,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典范?!睆埾稣f,這首先得益于元首引領帶來的政治優勢,兩國元首頻繁互動和戰略引領為中哈關系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政治基礎。
平等互利為中哈共建“一帶一路”打下了合作基礎。張霄指出,中哈立足兩國國情,堅持平等友好、合作共贏原則,著眼雙方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建成的奇姆肯特煉油廠、阿拉木圖光伏電站、札納塔斯風電站、北哈州農業技術園等一大批合作示范項目,極大提高了哈工業化水平,也給兩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獲。
政策對接則為中哈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堅實保障。張霄表示,中哈率先簽署共建“一帶一路”雙邊合作文件,雙方發揮中哈合作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為主線,大力推動中哈務實合作。
而豐碩的成果再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從貿易投資到產能合作、從互聯互通到新興業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激發出強大活力和潛能,將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導向良性循環軌道?!睆埾稣f。
意義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談及中哈共建“一帶一路”的全球意義,張霄指出,當今世界面臨著單邊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逆流、零和思維蔓延等多種挑戰,“一帶一路”倡議的蓬勃發展和中哈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再次證明,發展是第一要務,合作是大勢所趨,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間正道。
張霄表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建交31年來,中哈友好關系經受住國際風云變幻考驗,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達到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歷史最高水平,樹立了鄰國間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的典范。
“中哈構建命運共同體具有超越兩國關系范疇的積極意義?!睆埾鲞M一步指出,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務實合作持續拓展,人文交流日益深化,國際協作更加高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突破,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功標桿,在地區和全球范圍發揮著重要示范和引領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