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陳溯 王恩博)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
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李克新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白皮書指出,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臺。
白皮書稱,1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白皮書說,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
10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白皮書指出,作為長周期、跨國界、系統性的世界工程、世紀工程,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10年只是序章。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共建“一帶一路”將會更具創新與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中國和世界打開新的機遇之窗。
白皮書強調,面向未來,共建“一帶一路”仍會面臨一些困難,但只要各方攜手同心、行而不輟,就能不斷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實現更高質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讓共建“一帶一路”越來越繁榮、越走越寬廣。
白皮書約2.8萬字,其中正文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源自中國屬于世界;鋪就共同發展繁榮之路;促進全方位多領域互聯互通;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正能量;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