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保育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散養的家貓會捕食2000多個其他動物物種,包括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和爬行動物,其中近350個物種存在保育危機。這項研究結果有助于理解這些散養家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或可幫助建立管理策略。
該論文介紹,在9000多年前被馴化后,家貓(有主人或無主人)已擴散至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洲,目前已知這些貓是生態影響巨大的泛化捕食者,但之前從未對它們的攝食范圍進行全球層面的量化。
在伊斯坦布爾圣索菲亞大教堂拍攝的一只散養貓(圖片來自Christopher A. Lepczyk)。施普林格·自然供圖
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美國奧本大學Christopher A. Lepczyk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編制了一個散養家貓捕食物種的科學記錄數據庫,這些家貓有些有主人有些無主人,但都能到室外活動。他們研究分析發現,這些家貓捕食的2083個不同物種,包括981種鳥類、463種爬行動物、431種哺乳動物、119種昆蟲、57種兩棲動物和33個其他動物物種,其中至少有347個物種有保育危機,包括極度瀕危物種和如今被認為已在野外滅絕的物種,如西方袋鼬(近危)、綠海龜(瀕危)、夏威夷鹱(極度瀕危)和斯蒂芬島異鷯(滅絕)。
論文作者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散養家貓捕食物種的確切數量,并且本次研究對散養家貓捕食物種總數的估算趨于保守,數量會隨更多研究的開展而上升。不過,并非所有捕食物種都是作為獵物被殺死,一些被捕食的更大物種可能是這些散養家貓找到的腐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