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陳杭 呂少威)2023年,隨著北京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系列穩預期促發展政策落地見效,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財政收入量質齊升,全年完成6181.1億元,同比增長8.2%,規模和增速均為八年來最好水平;稅收占比86.7%,收入質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一,充分體現了首都經濟發展的韌性和高質量。
21日,《關于北京市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
財政收入規模和增速達八年來最好水平
2023年,隨著北京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系列穩預期促發展政策落地見效,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財政部門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為企業減輕負擔超850億元;持續加強財源建設和涵養,金融等規模前7位的重點行業貢獻財政收入近八成,特別是科技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均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在以上因素帶動下,全市財政收入量質齊升,全年完成6181.1億元,同比增長8.2%,規模和增速均為八年來最好水平;稅收占比86.7%,收入質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一,充分體現了首都經濟發展的韌性和高質量。
民生投入保持在八成以上
2023年,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71.6億元,同比增長6.7%,有力保障了重大戰略、重要任務、重點改革落地實施。大力支持保障“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首都文化持續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城市治理水平逐步提升。
圓滿完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大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全部交付,城市副中心建設加速推進,“三大文化建筑”竣工投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保持在八成以上。積極應對“23·7”極端強降雨,全力以赴保障好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資金需求。
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
2023年,北京綜合運用減稅降費、政府采購、財政貼息、以獎代補、政府投資基金等工具,充分發揮財政政策資金綜合效應,有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延續和優化部分稅費減免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持續促進恢復和擴大消費,支持加大電動汽車充電裝置等消費基礎設施投入,延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支持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
積極爭取1117億元政府債券資金,早于中央財政要求3個月發行完畢,有力拉動投資。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占比達八成,高于國家要求40個百分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鼓勵政府性擔保機構“降費率、擴規模”,引導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流動。聚焦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產業發展,新設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機器人、信息產業等領域政府投資基金,助力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繼續按照5%比例壓減“三公經費”
2023年,北京縱深推進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實現市、區、街鄉鎮三級全覆蓋,全年新設優化支出定額標準1515項,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邀請人大代表418人次,參與198個財政績效評價和事前績效評估項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部門過緊日子評估指標體系,讓過“緊日子”成為常態。在連續多年壓減的基礎上,繼續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緊急非剛性支出23.9億元,繼續按照5%比例壓減“三公經費”。
不斷推動財力向區級下沉,全年市對區轉移支付同比增長10.3%,支持各區兜牢“三保”底線。加強基層財政運行監測預警,確保安全平穩。持續提升政府債券“借用管還”全鏈條管理水平,在全國率先啟動提前償還政府專項債券試點工作,節約利息支出超七成。嚴守財經紀律紅線,深入開展重點領域財經紀律專項整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