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莫斯科3月19日電 (記者隋鑫)3月1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歐總站、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共同主辦的“春天里的中國”全球媒體對話會俄羅斯專場在莫斯科舉行。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杰尼索夫、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諾維科夫、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等中俄政界、學界及媒體代表約40人出席活動。
張漢暉通過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發展的貢獻、出口“新三樣”、“一帶一路”倡議成果等角度和生動例證出發,向與會者介紹了今年全國兩會展現的中國發展的真實情況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他特別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中國連續14年穩居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互利合作具有強大韌性和廣闊前景。中方愿同俄方共同努力,堅定不移落實兩國元首戰略共識,在實現各自國家現代化的道路上相互支持、密切協作,推動中俄關系實現更大、更強勁的發展。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杰尼索夫根據自己在中國長期工作和生活的經驗,詳細闡述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更廣泛、更深刻的概念,已成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指導思想,今日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帶動世界發展的進程,是具有推動文明發展效應的進程。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諾維科夫在發表視頻講話時表示,現代化是中國發展的新動力。中國領導人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一帶一路”倡議更是將不同國家凝聚在一起。這些倡議框架內的合作將促進全球問題的解決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表示,“現代化”是當今世界的熱詞,但如何實現現代化的焦點在中國。在人工智能、汽車制造、鐵路建設、生物科技發展、金融基礎設施構建等領域,中國向世界展現了有效實現發展目標的經驗。他強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對全球發展和世界經濟活力的增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強調了文化現代化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她說,長江和黃河孕育的文明,長城和大運河承載的文化底蘊是推動解決一系列現代化進程中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深層動力。她指出,如果不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就無法理解現代中國。
俄羅斯大亞洲電視臺臺長列別杰夫表示,眾多熱點社會現象正在具有全球性質,意識形態的作用正在增強。他建議中俄兩國學術和教育機構及媒體加強合作,促進兩國民眾的相知互信。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歐總站站長王斌表示,圍繞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關注,在中共二十大閉幕后不久,總臺在全球組織開展了58場“新征程的中國與世界”媒體活動,與各國朋友交流探討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價值與世界意義,報道觸達人次超過18億。2023年總臺以“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為題,在全球各地舉辦系列媒體活動,同樣受到多國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和受眾廣泛歡迎。2024年,“春天里的中國”全球媒體對話會已在哈薩克斯坦、巴西、南非、墨西哥、英國和美國等國舉行,被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600家主流媒體廣泛轉載轉發。
對話會上,俄羅斯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為中俄關系和世界提供的經驗和機遇,中俄媒體交流與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亞歐總站還與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就未來共同發布中國經濟研究報告達成了合作意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