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原標題:我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獲悉,2021年湖南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超過2000家,工業領域千億、百億企業分別達到4家和38家。
高地建設全面鋪開。編制出臺《湖南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十四五”發展規劃》,構建“3+3+2”現代產業體系。省領導聯系產業鏈群制度進一步做實,引導各種力量向高地集中,各類資源向高地匯聚。上接“天線”,打造部省合作平臺;下接“地氣”,省工業數據云加強監測、研判與服務,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服務企業15.1萬家(次)。省工信廳牽頭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推動“十大產業項目”、制造強省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規模工業企業培育,有力促進了工業穩增長。
育企業、興園區、強配套,推動產業縱向成鏈、橫向成群發展。2021年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8個、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62家;國家、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分別達到18個、61個。繼長沙工程機械、株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在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勝出之后,株洲中小航空發動機、長沙安全可靠計算機及創新應用在新一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初賽中勝出,我省已有4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居全國中西部第一位。
聚焦創新突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達到1家、10家和464家。實施“100個產品創新強基項目”,110項基礎零部件(元器件)、97項基礎材料、123項基礎工藝、149項基礎技術、16項基礎軟件取得突破。全球最大噸位起重機、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等一批大國重器相繼下線。
產業向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轉型。實施628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重點項目,7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去年沿江化工企業關閉退出35家、易地遷建3家。全鏈條推進綠色制造,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3家、綠色工廠25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12個、綠色設計產品42個。(記者 曹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