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奮進力量】陽泉:“嵌入式”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李大爺,今天感覺怎么樣?”1月11日,陽泉市城區陽坡垴社區養老服務站,一大早,護工李健就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忙碌。收拾衛生、打流食、換衣服……
70歲的李慶民老人腦梗導致偏癱,需要專人陪護。兒子李健健在天津工作,兒媳趙瑤瑤在本市務工,如何照顧老人成了小兩口的一大難題。
陽坡垴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站建成,老人第一時間辦理入住手續。“這里的工作人員對我都很好,兒媳婦經常過來看我。現在有人陪我聊天,生活有人照顧,年輕人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家門口的養老院,滿足了李慶民老人的一應需求。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陽泉,受益于“15分鐘便民養老圈”,幸福“夕陽紅”成為山城一道美麗風景。
養老服務站:幸福就在家門口
陽坡垴社區佳禾小區,程巧珍老人因腦梗塞行動不便,獨自在家又摔壞了腿。老伴去世,兒子尚未成家,困難顯而易見。兒子回家照顧,既讓年輕人丟了自己的營生,自己的退休金又維持不了全家生活;兒子上班去,自己在家吃飯喝水都成了難題。情緒低落,老人頭發一夜白了大半。
社區有了養老服務站,老人第一時間搬了進去。“飯有人做、衣有人洗、病有人看,還有電視看,有周圍的老人陪著聊天解悶。”老人精神狀態越來越好,身體狀況逐漸恢復,兒子也能安心工作了。
陽坡垴社區養老服務站是2020年全省30個城市幸福養老工程之一,也是陽泉第一個“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通過引進市民政局老年頤養中心,開展專業化養老服務運營。
社區托養開展生活護理、心理疏導、健康講座、法律援助、康復治療、用餐送餐、文體娛樂等服務。同時,還能夠滿足社區老年人上門體檢、打針輸液等需求,為病后、術后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復指導、精神慰藉、康復訓練、入戶照護等服務。
電話下單,飯菜上門。家住佳禾小區13號樓的張云光和老伴胡淑媛,一個93歲,一個88歲,子女都在外地居住。老兩口雖說身體都還不錯,但對于他們來說,一日三餐確實也是個難題。社區成立養老服務站,每周派人早早地送上一周食譜,每天有人按時送上可口的飯菜,讓他們的晚年生活輕松了許多。
“頤養中心辦得好,服務熱情又周到,每日飯菜不重樣,營養經濟都辦到……”前不久,張云光、胡淑媛、王巧英等老人為陽坡垴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站送上了感謝信。“這個養老站就在家門口,既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又為我們提供了文體服務,來這兒聊聊天、喝喝茶、唱唱戲、看看書,大家都感覺日子過得很充實。”
著眼于“老有所樂”,陽坡垴社區探索出了“醫養+文養”為老人服務新模式,整合轄區養老服務站、衛生服務站、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愛心企業等資源,聯合駐地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服務,并建立了茶藝室、圖書室、瑜伽室等,每天開展相關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陽坡垴社區養老服務站運營一年來,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5000余人次,長期包月送餐8人,助浴服務50余次,簽訂居家養老服務協議4家,開展助潔服務52家,上門入戶宣傳養老知識400家,免費義診300多人次,有效解決了社區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前不久,陽泉市城區南煤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站正式啟動運營,這也成為首個超過1000平方米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站。
幸福工程:造福千家萬戶
午飯時刻,盂縣幸福匯養老服務中心紅樓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92歲的老紅軍張壽長笑著從服務員手中接過餐盤,不時和前來就餐的老年人打招呼,他說:“這里服務周到,能吃好喝好,還能天天和老相識們見見面、聊聊天,心情暢快多了!”
盂縣“幸福匯養老服務中心”自2019年7月正式注冊成立,為136名8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用餐服務,同時按照“成本控制、程序透明、管理有序、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依托富春園社區、站前社區、橋溝社區、紅樓社區、錦隆社區等6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6萬多名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陽泉市把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列為重點民生實事,按照“政府提供場所、財政給予補貼、社會力量參與”的總體思路,先后建成3個省級養老幸福工程、15個市級養老幸福工程(社區老年餐桌),另外建成了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129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39個,為廣大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日間照料、文體娛樂、家政服務、身體保健等溫馨、便捷的服務,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真正把貼心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實現“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
晉東一社區中區的李大爺,今年66周歲,沒有子女,自身還患有間歇性帕金森、糖尿病,愛人有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家庭日常生活還得靠比他們更年長的叔叔照顧。陽泉城區開展專業養老服務項目,了解到李大爺家的情況,第一時間給老人配備了緊急呼叫設備,及時提供專業照顧。
“有了這個呼叫設備,一個電話,就有志愿者上門提供專業化服務,擦玻璃、收拾家庭衛生,隔三岔五還幫我們買東西,幫著做飯、洗碗、洗衣服、按摩、理發,定期還有醫護人員為我們做身體常規檢查,真的很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這些生活困難老年人的關愛,讓我們的晚年生活能過得這么幸福!”李大爺激動地說。
李大爺的晚年幸福生活得益于陽泉市城區民政局開展的“醫養相宜、康樂古稀”生活困難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這個項目依托專業社會組織陽泉市宜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專業服務和資源整合,為居住在城區60周歲以上低保家庭中有服務需求的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共計80人開展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健康管理、生活幫助、緊急援助、文體娛樂、精神慰藉、喘息照料等專業化服務。
幸福快車:暖心服務到身邊
陽泉城區鴻龍灣社區,陳愛平老先生如今成了敬老愛老幸福快車投放點的常客。每天早上7時多,晨練歸來,在這里買好一日三餐的食材,開開心心提回家。“孩子們在外地,家里就我和老伴。這些菜都是半成品,簡單炒一炒就行,面條、饅頭、包子都很新鮮,早上來一趟,一天三頓飯就都解決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是人的基本需求,解決好老人的吃飯問題是養老服務的首要任務。今年,陽泉市著眼于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飲食需求,在城區、礦區、開發區、郊區啟動了“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社區”項目,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精心提供低鹽餐、低脂餐、低嘌呤餐、方便快餐等多種套餐配送服務,解決一些社區養老設施不足的痛點,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社區”項目由陽泉城區鈺潭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園區負責運營,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一期中央廚房建設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采取“中央廚房+移動零售”新模式,由中央廚房集中采購、集約生產,對所有進駐社區的“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取證、統一品牌、統一檢驗、統一配送,打造15分鐘養老生活服務圈。
在“敬老愛老幸福快車”推廣過程中,山西親情緣養老有限責任公司充分發揮家政服務、養老培訓、居家照護等優勢,與鈺潭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園區密切配合,在城區、礦區、開發區等的社區為老年人宣傳健康養生、居家照護等知識,累計為28戶居家老年人送餐662次;為36戶居家老年人理發40人次;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潔服務237戶;家電清洗471戶;為14戶居家老年人提供護理29人次。同時,他們以社區養老設施為平臺,將生活照護、心理慰藉、助餐助購、家政服務等暖心服務送到了老年人身邊,用真情打造有溫度的養老品牌。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在陽泉,“嵌入式”養老在解決老人生活難題的同時,相熟的人,相知的情,讓許多老人寂寞的晚年生活充滿了陽光。“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而這涓涓愛流又匯聚成幸福陽泉河流里的美麗浪花、歡快之歌。(記者白雪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