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火炬傳遞機器人有顆“河工芯”
火焰在水中“水火相融”,奧運史上首次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在水下的火炬傳遞,由水陸兩棲機器人與水下變結構機器人在北京冬奧公園水下完成。為水陸兩棲機器人提供水下動力的核心零部件──水下推進器,是河北工業大學校企產學研合作的成果。
機器人與機器人的水下精準對接與水下點火,既是機器人跨域火炬傳遞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難點。想要達成精準對接,在野外復雜流場環境條件下,火炬末端的定位精準度須持續保持在1厘米以內。這對機器人的動力穩定性要求很高。水下推進器作為機器人火炬手的核心零部件,至關重要。
河北工大團隊研發的水下推進器應用了先進的磁性耦合驅動技術,大幅減少了推進器運行過程中的沖擊與振動;動力電源與信號電源系統內部隔離,所有電器元件絕對密封在一個密封艙內,減少了密封泄漏危險;機、電、槳的融合設計和精密工藝使產品效率、噪聲、功率密度等多項參數達到極致。高性能、高精度、推力大、體積小、重量輕等技術優勢,很好地滿足了機器人火炬手的要求,成為其動力首選。(記者 姜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