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7 個參觀點位看抓項目促投資的“戰法”
原標題:從 7 個參觀點位看抓項目促投資的“戰法”
成都東部新區空港新城核心區的未來設計藝術中心。該區正逐步實現航空服務、金融創新、大數據運用等核心功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海洋 攝
3月28日,參加全省項目投資工作暨“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推進現場會的代表分別前往成都和眉山的7個參觀點位進行現場考察。
為何選擇這些區域和點位?現場會的“路線圖”和點位透露出我省抓項目、促投資的哪些“戰法”?
透過領域看重點 聚焦制造業,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
記者注意到,參會代表前往的7個參觀點位中,有6個點位與制造業有關,且前景可期——成都東部新區,一季度引進的61個重大產業項目中,34個是先進制造業項目;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45個項目瞄準生物醫藥產業;眉山杉杉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劍指新型動力電池原材料加工;眉山高新區綠色產業園,主攻化工新材料生產;通威高新技術綠色產業園的目標,是打造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量產轉換效率最高的綠色工廠;千禾味業食品有限公司的千禾調味品智能生產線項目,則是要建成國內首屈一指的智能化調味品生產線。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狠抓制造業的甜頭,眉山感受明顯。以眉山高新區綠色產業園為例,投產后該園區年產值將達300億元,不僅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還可能改寫國內相關產業的版圖。2018年至2022年,眉山已連續5年制造業投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帶動了當地GDP增速多年跑贏全省和全國。
透過項目看機遇 搶抓重大戰略,不斷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從首期總投資628億元的成都東部新區空港新城核心區,到總投資200億元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再到總投資400億元的眉山高新區綠色產業園。一路走來,高含“金”量的項目讓參會代表贊嘆不已。
然而,重大項目從何而來?把問號“拉直”的答案,就是一路向西南的參觀線路。
在參會代表看來,這條從東部新區出發的考察之路,展現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資一體化、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機遇帶來的發展空間。
剛剛完成中科院建院以來最大規模分院遷建的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正是其中之一。作為川渝共建西部科學城主力軍之一,目前園區已吸納了1萬余名創新人才,囊括了中科院20余家研究所和創新平臺。
機遇帶來項目活力。“去年,成都東部新區的民間投資增加了119.5%。”參觀成都東部新區空港新城核心區時,成都市副市長、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書記張瑛提到,得益于一系列重大戰略落實落地,包括空港新城核心區在內的東部新區迎來絡繹不絕的接洽企業,“規劃圖”正在變成“實景圖”。
機遇也給企業帶來信心。千禾味業食品有限公司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千禾味業董事長伍超群說,2020年之前,公司曾計劃將年產60萬噸的調味品智能生產線項目落戶東部沿海城市。但之后,公司卻修改決定,再拿出12.6億元投資,將項目選址于眉山。伍超群坦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機遇和成德眉資同城化戰略的廣闊前景,給了企業增資的底氣。
眉山杉杉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副總經理趙繼偉介紹,在5個潛在對象中選擇眉山,就是因為這里已經提前布局了相對成熟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透過速度看保障 準備早動手快,建設進度“快人一步”
1月4日開工,眼下已完成40%工程量,8月底前有望建成投產,眉山杉杉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正在創下同類項目的建設新速度;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第一條生產線從開工到投運不到半年……每個參觀點位,都在講述速度與效率的故事。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準備早、動手快。
準備早,重點是要讓“手續跑在項目前”。眉山市彭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杉杉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當地梳理了該項目所需的數十項審批手續的具體細節。隨后,彭山區成立專班,逐一分析、尋找快速辦理路徑,實現審批時間縮減一半。
動手快,重點是要建設進度“快人一步”。通威高新技術綠色產業園項目同樣很有說服力。這個從對接到簽約僅耗時50天、創下通威集團“接觸最晚、上馬最早、速度最快”紀錄的太陽能電池項目,節假日不停工、施工跑出加速度,實現建設進度永遠“快人一步”,這也是該產業園有望提前投產的法寶。今年元旦和虎年春節期間,產業園和企業共同拿出上千萬元獎金,讓2000多名工人留崗留工,實現了施工不斷檔、建設不降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成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