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凡人善舉溫暖疫情防控一線
微光點亮火炬,平凡鑄就偉大。
一個個堅守崗位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長治市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匯聚起共同戰“疫”的磅礴力量!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公交司機、城管隊員、小區保安、超市安全員、環衛工人……長治市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閃爍光芒,用樸實的行動展現時代擔當。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盡職盡責,不離不棄,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疫情防控屏障。
致敬,普通勞動者;致敬,凡人英雄。
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堅守崗位筑牢防疫陣地。
小區保安陳鋒利:嚴把“入口關” 站好每班崗
陳鋒利是一名有著26年黨齡的老黨員,2017年入職長治市潞州區安康物業,如今是小區保安二隊的隊長。疫情防控期間,他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隊員們嚴把小區“入口關”,日夜守護居民的平安健康。
“您好,請掃場所碼,出示兩碼。”4月15日上午9時,安康苑小區東區入口測溫門前,身穿保安服,佩戴“疫情防控”紅袖標的陳鋒利正在忙碌著。他認真查看健康碼、行程碼,并引導外來人員登記信息。看到沒戴口罩的住戶,總是耐心地提醒,“一定要戴上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安康苑小區住戶多,疫情防控責任重大。”陳鋒利介紹說,按照防控要求,小區東西兩區各開放一個出入口。住戶進入須掃場所碼,查驗兩碼,外來人員查驗后須登記個人信息。許多住戶和他是老熟人,但執行防控規定不能含糊。
時刻緊盯進出小區的人、車、物,人員登記、車輛檢查、清潔消毒、建立臺賬……雖然都是些簡單又重復的工作,但陳鋒利和隊員們嚴謹認真,一絲不茍。
陳鋒利(右)引導外來人員登記信息。
目前,安康苑小區每個出入口配備4名保安隊員,每人值守12小時,每天早晚8時換崗。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強度增大,對于保安員的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考驗。陳鋒利今年56歲,隊員們年齡也都在五六十歲,一個崗站下來,很多時候腿腫腳麻,口干舌燥。中午、傍晚是居民進出的高峰時段,他們經常忙到過了飯點,才能輪流去吃飯。盡管辛苦,但陳鋒利總是以身作則,事事沖在前頭。他經常鼓勵大家,“既然干這一行,就要守好崗位,不能辜負業主們的信任。”
10時30分,陳鋒利帶著隊員在小區巡邏。發現安全問題或者遇到居民求助,他們都要第一時間上報物業,盡快消除隱患,解決問題。“大多數居民都非常支持防控政策,積極配合保安工作,讓我們很欣慰。”
除了門口值守、小區巡邏,保安還承擔著夜間垃圾清運、參與社區服務等多項工作。物業辦公墻上,掛滿了鮮紅的錦旗,多是住戶贈送給保安隊員,贊揚他們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善行義舉。每次得到居民的褒獎肯定,陳鋒利心中都倍感自豪。
“一個口罩、一雙手套、一壺消毒液,就是他們所有的防疫裝備。面對嚴峻復雜的防控形勢,大家從未臨陣退縮。” 說起陳鋒利和隊員們的敬業精神,安康物業辦公室主任張曉夏感動不已。疫情防控關鍵期,隊員們沒有一人請假休息,許多隊員還舍棄假日,主動請纓承擔防疫工作。
臨近中午,進出小區的人員明顯增多。巡邏回來的陳鋒利來不及休息,配合隊員們繼續認真查驗。“我是一名保安,更是一名黨員。守護小區居民安全,沖鋒在前,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他語氣堅定地說。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長治市各個小區疫情防控一線,很多像陳鋒利這樣的普通勞動者,正用默默無聞的堅守和奉獻,守護著一方平安。他們不畏烈日嚴寒,在平凡的崗位上散發光熱,用點滴力量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
超市安全員張紅巖:繃緊“防疫弦”甘做“守門人”
“您好,請掃一下場所碼,并出示行程碼。”“您好,請戴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在金威超市雙子店入口處,張紅巖對依次進店的顧客逐一提醒。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張紅巖主動請纓站在了防疫第一線,嚴格履行身為安全員的職責,當好超市“守門人”,不厭其煩地提醒顧客戴好口罩,掃場所碼,并出示行程碼。
“我們這個店客流量平時在3000多人,這樣的提醒每天要講很多遍,這段時間體力消耗還是比較大。”張紅巖洪亮的聲音里略顯一絲疲憊。她介紹,針對老年人,超市還提供了人性化服務,設置人工登記臺進行記錄,把疫情防控工作每一個環節做實、做細、做到位。
今年43歲的張紅巖不僅是金威超市雙子店經理,也是一個原則性強、經驗豐富的老黨員。“安全工作不容一絲馬虎。工作中,我堅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帶動身邊人,時刻保持一線防疫的工作狀態,不能麻痹大意。”張紅巖說。
張紅巖(左)在超市入口處查驗顧客行程碼。
疫情防控期間,超市行業發揮著抗疫情、保民生的重要作用。每天要接觸不少顧客,肩負著保供重任的超市工作人員,承受著高于常人的風險和壓力。而一線安全員更是責任重大,他們作為門店抗疫“第一道防線”,站在最前面,筑起“安全屏障”,為消費者營造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
早上8時30分開門,張紅巖都會提前半小時到崗,佩戴好口罩、手套后,迎接來店的每一位顧客。
“早上9時客流量比較大,附近的居民都喜歡來超市趕個早市,大部分顧客很配合測溫和驗碼工作,但也有個別顧客沒有帶手機。對于這樣的顧客,我會耐心勸說,做好解釋,或者指導其做好登記工作。”張紅巖告訴記者,“即使是每天打交道的老顧客,如果出示不了行程碼,也是絕對不能進入超市。但是在方式方法上,我會采取顧客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我會跟他們說配合測溫、驗碼也是為抗疫出力,不僅是為自己好,也為大家好。”
從每個貨架,到每個購物車、購物籃,再到每個秤臺,賣場的角角落落,每一次消殺都有據可查。除了把好入場關,張紅巖還要指導其他安全員負責店內的消殺工作,每天消殺5次,重點部位如存包柜、收銀臺、購物車、購物籃早中晚各消殺一次,并做好門店通風,保持空氣良好流通。
同時,張紅巖每天還要查看門店的消毒情況及員工的行程碼、健康碼,督促他們做好測量體溫工作,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宣傳衛生防疫知識及注意事項。
“工作任務重的時候從早上9時一直到晚上9時30分,經常站到腿腫。但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身為一名老黨員的責任感,讓我覺得累點、苦點也值得。”張紅巖笑著說,“作為顧客信賴的超市,我們要為顧客做好服務,關鍵時候讓他們安心、放心。”
城管隊員馮向軍:基層奔波忙 服務顯擔當
4月14日,早上7時,天空飄著細雨。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二大隊堠北莊中隊中隊長馮向軍和隊友已經站在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工地門前,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掃碼入場,認真核驗,是防疫重要舉措,絲毫容不得馬虎。”馮向軍介紹,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工地共有471人,實行一人一檔嚴格管控。在執法隊的指導和幫助下,該工地還制定了新冠疫情應急處置辦法、閉環管理辦法,以及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和勞務方四方管理機制,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每周查驗工人核酸檢測結果,每日檢查工地食堂、衛生間、宿舍、辦公區域消毒狀況,以及工地出入口是否有專人負責,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一天兩次到工地檢查防疫情況是馮向軍當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工地人員密集,必須防患于未然。”
馮向軍(右二)查看施工單位疫情防控臺賬。
既是監督員,也是貼心人。不久前,馮向軍接到了在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張智敏的電話。“工人每周都要做核酸,每次跑醫院既不方便,還容易耽誤工期,所以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馮隊長,希望他能幫忙協調醫護人員到工地為工人做核酸。”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張智敏臉上洋溢著笑容,“沒過多久,工地附近便設立了核酸檢測點,為我們解決了實際問題。”
事實上,在接到求助電話的第一時間,馮向軍便考慮到轄區內5個工地可能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于是他及時與街道溝通,并積極與相關醫院協商,最終在工地附近設立了免費核酸檢測點,為施工單位核酸檢測提供了極大便利,確保了項目建設如期進行。
“馮隊長,街道今天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較多,請執法隊協助維護現場秩序。”9時30分,剛剛完成轄區內全部工地第一次檢查任務的馮向軍,又接到了街道的求助電話,隨即他與隊員匆匆趕往核酸檢測點。“街巷吹哨,部門報到,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執法隊員更是片刻不能耽誤。”雨后微涼,但一上午的忙碌,讓馮向軍額頭沁出了汗水。
一段時間以來,綜合執法隊堅持將疫情防控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您好,請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還有一周內的核酸檢測證明。”如今,馮向軍的日常工作又多了一項內容,“游商散販流動性強,接觸人員眾多,必須先做好防疫查驗工作,然后再勸導他們規范經營。”
一天工作結束時,已是晚上8時,馮向軍才踏上回家的路。“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將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最堅決的態度,從嚴從實落實各項防控舉措,用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陣地。”馮向軍的話語擲地有聲。
公交司機柴曉軍:護航平安路 情牽乘客心
公交車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乘客流動性強,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請您戴好口罩,支付寶掃場所碼后乘車。不能掃碼的乘客請進行信息登記。”4月15日上午,市公交集團三分公司院內,即將發車的13路公交車司機柴曉軍提醒著乘客。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提醒乘客做好個人防護已成為他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為保障群眾安全出行,公司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這也是對我們公交車司機和乘客最大的保護。”柴曉軍說,疫情防控期間,每輛公交車發車前,當班駕駛員都要進行體溫測量,并掃場所碼和健康碼,才可上崗。駕駛員要對車輛技術狀況例行檢查,消殺員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
閑不住的柴曉軍總是自己動手,對人群接觸比較密集的扶手、座椅、投票箱、刷卡機等部位進行重點消毒,提前開窗通風,確保給乘客提供干凈、安全的乘車環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向乘客普及防疫知識,同時提供線路咨詢、熱心幫扶等服務,盡最大努力按照規范謹慎操作,讓乘客放心。
發車前,柴曉軍對車內認真消毒。
13路公交車共有45個站點,一趟下來需要兩個小時。在行駛途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要掃碼乘車、規范戴口罩,保持距離,對于不會操作手機的老年人和沒有手機的乘客,他總是耐心地指導作記錄。
一遍遍的叮囑,讓柴曉軍的聲音變得沙啞。嗓子疼痛時,他就含上一粒“喉寶”,繼續督促乘客按照流程規范乘車。“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認真檢查,保證每名乘客的安全。”柴曉軍說,多數乘客都會積極主動配合查驗,大家的自覺讓他覺得踏實和安全。
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扶老攜幼……多年來,柴曉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行業戰線上的標兵。他先后獲得長治市“五一勞動獎章”一等功、山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文明職工、“全國最美公交司機”等榮譽稱號。“如今,集團公司廣大職工上下一心,主動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公交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全力以赴守護著城市的安全。作為一名黨員,我更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與同事們一起,守護好公交這個城市窗口,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柴曉軍滿懷信心地說。
在站點停靠時,一位老大娘忘記佩戴口罩,柴曉軍拿出自己準備的口罩遞給她,然后握緊方向盤,繼續前行。和柴曉軍一樣,還有許多公交司機每天奔波在路上,保障著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營運。他們在最平凡的崗位,用最貼心的舉動,守護著市民的出行安全,讓疫情防控中的公交服務更加溫暖。(圖/文:長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