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閩黨建聯盟構建省際防疫共同體
“今日我市新增一例無癥狀感染,各位注意做好防范……”近日,麗水市慶元縣江根鄉疫情防控負責人吳遇華在“浙閩邊界疫情防控聯絡”微信群里通報疫情情況,并叮囑群成員做好疫情防范相關工作。
3月以來,浙閩兩省多地相繼檢出新冠肺炎陽性病例,兩省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嚴峻起來。江根鄉地處浙閩交界,與福建壽寧接壤,轄區7個行政村都是省際邊界村。在地圖上329省道貫穿全鄉進入壽寧縣城,往來車輛人員密集。
“福建本輪疫情率先在泉州吹哨,而壽寧離泉州不遠。聽到新聞,馬上就緊張起來。”吳遇華直言。
為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江根鄉與福建大安鄉、坑底鄉依托浙閩黨建聯盟聯合工作機制,迅速啟動邊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召集邊界各鄉干部、村支部黨員在329省道慶元上杉坑村—福建當歸洋村邊界路口、慶壽隧道口值班站崗。同時,三鄉聯合衛生部門為往來車輛和人員登記信息、提供核酸檢測。
聯合工作機制不僅筑起了邊界疫情防線,而且串起了春耕有序生產的“生命線”。近期正是鮮菇銷售旺季,而壽寧縣城恰是江根鄉鮮菇的重要市場。市場受阻,鮮菇難存,“心急啊!”菇農周幫民向鄉干部“訴苦”。
為了打通鮮菇銷售“中梗阻”,江根鄉與福建坑底鄉、大安鄉等聯盟成員積極協調,對接菇農、菇商疫情防控細節,為鄉內30余名菇農順利開辟出一條銷售應急通道。此外,三鄉通力合作,值班人員與各村為在江根鄉務工的壽寧籍工人提供專車接送、核酸檢測等服務,解決邊界靈活用工防疫問題。
這不是浙閩黨建聯盟首次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早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聯盟成員單位意識到邊界防控形勢更為復雜,隨即探索信息互動、物資互通、民生互助的“三互”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模式。
早期,兩地防疫政策存在差異,不少群眾遭遇了“可出不進”的窘境,卡在交界半路上。為此,聯盟單位及時組建線上疫情防控工作群,每日共享疫情防控政策,統一口徑,做好群眾勸返工作,大大降低人員流動。在防疫物資緊張的時期,浙閩黨建聯盟內部協調,實現了口罩、消毒液等物品靈活調配,解決防疫工作的燃眉之急。
此外,江根鄉和大安鄉創造性地采用“定點通行 隔離交易”的方式,讓鮮菇、蔬菜等農產品正常流通售賣,從壽寧調入飼料解決養殖場家禽口糧短缺問題,把農民和養殖場場主的損失降到最低。在最艱難的兩個月里,病例“零輸入”,生產“低損失”,聯盟合作使邊界防疫成效顯著,還給眾多生產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