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基層一線“細”織疫情防控網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復雜嚴峻。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紹興市全面推行“場所碼”,進一步強化市外來(返)紹人員管理。記者走訪發現,紹興市各地毫不松懈,持續加大守“小門”力度。
“你好,西門這邊暫時不能通行,請您走北門或者南門。”5月7日上午9時,紹興越城區勝利西路某小區西門,一位市民想要經此入內,被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勸阻。越城區府山街道鐵甲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余建明介紹,該小區北靠八佰伴商場、南鄰城市廣場、西臨紹興氣象博物館名人館,周邊人流量較大。“不少市民會抄近道穿過小區。為了加強疫情防控,小區封閉了西門,北門和南門需要測溫、掃碼、登記之后才能進入。”
為了做到進出人員“心中有數”,近日,紹興新昌縣南明街道鼓山社區還推出了信息報備碼。社區負責人張紀東告訴記者,進入該社區的外來人員除了要掃“場所碼”,還要掃報備碼填寫“從什么地方來”“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等信息,以便追溯。
除了測溫、亮碼、登記這些規定動作外,一些村社為了守好“小門”,還在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
紹興諸暨市東白湖鎮上英村黨總支書記趙堅均告訴記者,村里時常會有一些賣服裝、小吃、蔬菜的流動商販駕車經過,村里的防疫志愿者不僅會進行常規防疫檢查,同時還會拍一張車牌照,這樣一來,每天有多少外來車輛進村大家就心中有數。“工作人員會對照身份證查驗健康碼等防疫信息,避免有人冒用他人健康碼。”趙堅均介紹,村里的網格員還會不定時巡邏,“查漏補缺”,發現外來人員會及時進行詢問,做好查驗和登記工作。
基層防疫,除了守好“小門”,做好公共區域的消殺也很重要。諸暨市大唐街道雍平社區有5個封閉式小區,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對小區樓道口、快遞存放點、垃圾桶等進行兩次消殺。社區相關負責人還會不定時進行檢查,如發現消殺不到位,會及時督促整改。
另外,記者了解到,紹興市不少村社還成立疫情防控巡邏小隊,不定期抽查、檢查各項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絲不茍、真抓實干,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