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下沉一線|焦念金:行走在建筑工地的教育人
焦念金,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總務處副主任
4月18日早上8:00,我接到通知,為全力阻斷建設工地疫情傳播,市區(縣)兩級專項督導檢查組成立,我被抽調作為200位市級檢查員之一參加督導檢查。而在此之前,我已經為因密接所致學校教工宿舍管控,晝夜忙碌了整整九天。那天,是教工宿舍解除管控后的第一天。
說實話,當時的感覺就是一波初平一波再起。剛結束宿舍管控還來不及喘口氣的我,對完全陌生的工地疫情防控,心里沒底,有顧慮有擔心。但急難險重時刻,組織的信任不容負,黨員的信念不容丟。第二天,為工地高感染風險憂心忡忡的妻子,早早起床,為我收拾行囊,千叮嚀萬囑咐。彼時情境,饒是七尺男兒,竟也紅了眼圈,我背轉身帶著妻女滿腹牽掛,獨自奔赴那個未知的戰場…
4月19日起,與另外2位督查員一起,我們對高新區27處建設工地展開督查。因形勢嚴峻,需要盡快對27處工地督查實現全覆蓋。時間緊,任務重,且天氣驟變。我們3人頂著工地中隨時潛在的感染風險,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據實調整督查思路和方式,抽查、暗訪、夜查和“回頭看”多種形式齊上陣,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這一起似乎“不可能”的任務。
在我看來,最危險的不是工地存在問題、督查發現問題,而是建設施工單位不重視、不整改。出于這樣的想法,我幾乎每到一處工地,都磨破嘴皮,先對他們宣講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及防控方案落實落細的要求,爭取他們實實在在從內心里的接受和認可,由被動防控變為積極主動防控。
督查必須講原則,也要講“人情味”。工作中我發現,現場施工人員條件艱苦,他們身后背著一個或者兩個家庭的生活重擔,沒有什么高的要求,可以說掙錢養家是他們唯一的需求,一旦停工對他們的影響將是直接和巨大的。
如何征得現場施工人員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每到一處,我就拿出人民教師傳道受業、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職業范兒,苦口婆心的聊,翻來覆去的講,講疫情的巨大影響,講防控的重要意義,講“小我”和“大家”的密不可分。
記得有一次,我在某村安置房項目督查。一位施工人員在圍擋內,遠遠地對我喊:“領導,什么時候不封閉了?”我連忙把這位施工人員在內的幾位工人喊到與我相距2、3米遠的距離,看著他們滿身布滿水泥灰塵的衣服,幾乎看不清顏色的口罩,心里說不出的發酸。我像老朋友似地跟他們拉家常,問家庭情況,孩子上學情況,做什么工種,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等等。同樣的農村出身背景,平等融洽的交流,很快獲得了他們的信任和親近,無障礙的交流后,他們愉快的接受了我的防控“宣講”轉身離開。再次來到這個工地督查時,施工負責人沖我豎起大拇指,說:“老焦,工人信你的聽你的,你想到了他們的心里”。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今天是我離開家的第17天,目前仍在建設工地一線。習慣了漫天飛揚的塵土,習慣了與工地工友為伴,在這里我收獲了另一種人生,亦精彩亦感動。(濟南市教育局供稿)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