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支撐 研發先行與科技同頻
以嶺醫藥研究院新藥研發中心副院長侯云龍。 以嶺藥業供圖
侯云龍最近非常忙碌。清晨,他像往常一樣換上白大褂,走進寬敞明亮的實驗室,開始動手操作起眼前精密的儀器。很快,一只小白鼠的活體成像出現在屏幕上,侯云龍開始仔細地觀察起來,通過分析這些細胞結構,可以完成對小動物衰老相關形態、微循環結構的觀測和評價。
這里是以嶺藥業的抗衰老研發平臺,侯云龍是平臺負責人。衰老與抗衰老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看似難以突破的想法,在以嶺藥業,卻是個值得研究的“重頭戲”。
“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以嶺藥業率先啟動了抗衰老平臺建設,我們以絡病理論為指導,為延緩過早衰老提供新的藥物選擇,填補基于促衰老因素治療系統性疾病的藥物治療空白。”說起平臺建立的初衷,侯云龍很興奮,“目前,在系統衰老方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已經發表SCI收錄文章4篇。”
據了解,以嶺藥業的抗衰老藥物研發平臺現有面積共1200平方米,設備近200套。關于平臺的科研投入,侯云龍寶貝似的一一撫摸過這些儀器,然后神秘地攤開手掌,“這些總價值5000多萬元。并且在未來兩年,我們企業將繼續在這個平臺投入。”
“平臺下一步將繼續從理論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三個方面開展工作。針對老化細胞清除、干細胞維持、免疫系統調節、代謝途徑調控等多個抗衰老靶點,圍繞衰老相關疾病開展創新藥物的研發。”侯云龍說。
以嶺藥業成立30年來,不斷加快科研創新的步伐,從中藥抗衰老、心腦血管、呼吸健康領域,以及化生藥等多個板塊持續發力,科研的資金投入連年增加,2021年以嶺藥業研發投入8.3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28%,研發營收比例連續四年超過8%。
科研投入不僅要重“物”,更要重“人”。以嶺藥業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輸出創新專利藥,取決于其擁有完善的科研平臺和高精尖人才。據了解,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是絡病研究與創新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一國家級科研平臺,主持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863”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90余項,培養與引進了博碩生、海歸等研發人才千余人。
不僅是抗衰老平臺,對于科研成果,以嶺藥業聚焦高質量轉化,形成了獨有的科技核心競爭力。圍繞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等發病率高、市場用藥量大的六大類疾病,開發上市13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中藥,8個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5個列入國家基藥目錄;創立“通絡、養精、動形、靜神”八字養生文化,提出“身體需要經營,健康需要管理”的健康管理新概念;開發出具有調糖、降壓、降脂減肥、通便、解毒、調理臟腑等作用的通絡健康心腦系列產品、養精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系列產品、動形抗疲勞護關節系列產品、靜神助眠及改善情緒系列產品,涵蓋多個亞健康、慢性病領域……
2019年度,“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以嶺藥業第六次獲得國家科技大獎。消息傳來時,包含研發隊伍、決策者在內的每一個人,都難掩激動之情。但他們知道,以嶺藥業的科研創新的腳步還在繼續向前,并且步子越來越大,步伐越來越快,任重而道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