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財政收入實現同口徑正增長
昨天上午,市財政局局長吳素芳受市政府委托,向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報告了本市2021年市級決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990.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8.5%,財政收入實現同口徑正增長,財政支出聚焦保障疫情防控、助企紓困、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有力支撐了首都經濟社會平穩運行。2021年政府決算“封賬”,財政收入呈“恢復性增長”態勢,完成情況好于預期,財政管理效能穩步提升,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去年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特征明顯
2021年,市級“四本預算”總體執行情況較好。在經濟增長、行業恢復、財源建設加強、稅收管理質效提升等有利因素帶動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932.3億元,增長8.1%;其中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02.8億元,增長9.2%。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特征明顯,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長2%。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02.4億元,較上年增長1.8%,教育、文化體育、社保就業、交通運輸、城市運行等民生領域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
減稅降費持續推進,本市在地方權限內延續實施應對疫情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等優惠政策,去年全年共為企業減稅降費超800億元。發揮地方政府債券積極作用拉動有效投資,新增政府債務限額998億元,優先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兩區”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對中小微企業貸款信用擔保金額由500萬元擴大到1000萬元。
繼續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全年共壓減一般性支出35.5億元,騰挪更多資金統籌用于全市重點工作。市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2.85億元,比年初預算下降59.7%。
上半年“四本預算”收入運行在合理區間
報告顯示,上半年,面對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和疫情疊加影響下的復雜形勢,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努力推動全市“四本預算”收入運行均處于合理區間。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990.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8.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0.5%,實現同口徑正增長。其中,稅收收入占比達84.6%,收入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置。其它三本預算收入基本符合預期。
支出方面,在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的基礎上,“四本預算”支出保持較高強度,聚焦保障疫情防控、助企紓困、基本民生等全市重點領域,有力支撐首都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規模、進度“雙提升”,累計支出3960.6億元,增長6.6%。
超630億元留抵退稅“紅包”落袋企業
上半年,聚焦助企紓困,組合式的稅費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銀”激發市場主體活力。4月至6月,共為6.6萬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630.4億元,相當于前兩年的1.4倍。其中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戶數占比超過九成。實施減免“六稅兩費”等各項減稅費政策和中關村各項稅收優惠先行先試政策,為企業讓利近90億元。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費“應緩盡緩”實施行業范圍,自6月起,對汽車制造、通用設備制造等17個行業所屬困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階段性實施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預計惠及115萬人。
為更好穩住經濟大盤,支出進度加快,聚焦保障重點領域,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分別快于時間進度5.3個和22.3個百分點,保障高標準推進“兩區”“三平臺”建設、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民生福祉等全市性重點工作。同時,將受疫情影響突出的行業首貸貼息比例從20%提高至40%,授予中小微企業政府采購合同占比達81.9%,超過國家規定41.9個百分點。積極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投資的拉動作用,完成本市908億元新增政府債券發行工作,重點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等拉動經濟明顯的領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