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司法局:實現商事調解服務全覆蓋 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近日,在太原商事糾紛化解中心,一宗標的額為1.01億元、耗時長達8年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經過仲裁委商事調解員短短20天的調解,順利達成調解協議,并通過仲裁確認,矛盾糾紛得到完全化解。同時為企業節省了40多萬元仲裁費用和100萬元鑒定費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維權成本,得到了企業的一致認可。
一場曠日持久的商事爭議很快消弭于無形,這不僅體現了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方面“四兩撥千斤”的功效,也離不開專業商事調解組織和商事調解員的汲汲努力,更得益于太原市司法局多年來在創新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上的深耕細作。
先行先試闖新路
2018年11月16日,太原市司法局成立太原市民營企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始在減輕民營企業負擔、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中心統籌律師、公證、仲裁、調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多點發力、破題攻堅,為民營企業發展“減負擔”,為民營企業轉型“添保障”。中心成立以來,為268家重點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出具專項報告263份,化解涉企矛盾糾紛1645件,提供重大專項法律服務322項。
為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太原模式”,市司法局、市金融辦、市工商聯會同金融、保險、企業和法律機構積極創新,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引入綜治保險機制,充分發揮責任保險的社會服務和經濟補償功能,為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抓前端、治未病”新的途徑,建立“調解+保險”商事糾紛化解創新機制。目前,在銀行、商會等社會力量的支持下,該險種首批13600家企業已經辦理投保相關手續,企業在接受10至30元贊助保險金的同時,可以獲得2000至4000元的調解費用保障。此保險填補了全國定向法律調解服務類保險的空白。
持之以恒抓制度
2019年,太原市司法局深入工商聯、民營企業、商會、協會以及法律服務機構等廣泛開展調研,在充分聽取民營企業家、專家、律師等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與市工商聯共同印發了《關于建立太原市民營經濟領域糾紛調處工作機制的通知》,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對接機制,建立民營企業涉法(行政執法)投訴綠色通道、調解員培訓制度、信息共享與分析研判機制等,創新發展民營企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重要路徑。
與此同時,太原市司法局充分發揮仲裁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和便捷高效解決矛盾糾紛方面的優勢,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仲裁調解機構——太原仲裁委民商事調解中心。截至目前,共為企業節省解決矛盾糾紛成本280多萬元。并且通過簡便調解程序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解方式快速結案,使平均結案天數下降到35天,糾紛解決效率明顯提高。
真抓實干助倍增
在我國,商事調解是最有活力、最有挑戰、最有魅力的商事爭端處理機制之一,具備高效便捷、低成本、保密性好、程序靈活等特點。為更好落實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近年來,太原市司法局大力推進社會力量在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司法行政事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動員仲裁委、律師事務所、商(協)會、人民調解組織等快速發展商事調解隊伍,提升商事調解能力,服務商事爭議解決。
2019年太原市北方金融調解中心成立,2020年太原市晉知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成立,2021年太原仲裁委民商事調解中心成立……目前,太原市共有商事調解機構11個,在冊商事調解員856名。調解員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能夠服務的商事糾紛類型基本實現全覆蓋。
今年,山西省開展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太原市司法局推出成立“一個中心”(即太原商事糾紛化解中心)、落實“兩個一百”(即市工商聯、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商事調解服務全覆蓋)工作舉措,努力實現商事調解服務全覆蓋。太原市司法局將持續聚焦市場主體需求關切,助力民營企業紓困解難,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段思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