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

      發布時間:2022-08-03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一些地方,城鎮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等方面欠賬較多,制約著生態環境改善。補短板,強弱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始終聚焦重點領域,將補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短板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圍繞城鎮生活污水處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弱項,查處了多個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處理不到位等問題,推動相關地區和部門加快補齊短板,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廣東深圳——

        一度黑臭的茅洲河面貌一新

        廣東省深圳市,夏日里的茅洲河碧水盈盈。河畔一段段生態廊道串珠成鏈,市民們沿河騎行、漫步。“周末帶孩子來這里打打球,玩玩飛盤,親近大自然,非常舒服。”周邊居民陳先生笑著說。

        茅洲河一度黑臭。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大量小工廠聚集在茅洲河兩岸,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曾經沙洲點點、水流靈動的茅洲河,成為珠三角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2007年,茅洲河開始了曲折的治理之路。“河段清淤清障完成了,河岸河堤建好了,違法搭建都拆除了,但是治標不治本,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深圳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茅洲河“邊治理、邊污染”的困局始終沒有解開。

        2016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省開展督察,茅洲河水質污染嚴重問題被點名:“多項重點整治工程進展滯后,生活污水直排,工作機制未理順,污水管網規劃不全,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進度嚴重滯后”。

        根據督察意見,廣東積極推進整改工作,在茅洲河流域全面實施“系統治污、掛圖作戰”,進一步健全跨市河流水質監測監控體系,加快推進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嚴格按照督察反饋意見,抓緊整改落實,確保完成治水提質硬任務。

        廣東通過對茅洲河全流域治污、全要素治理,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還清水環境歷史欠賬。如今的茅洲河,草木繁盛,鳥蛙魚蟲漸次回歸。“督察從根本上推動了茅洲河水污染治理。”不少干部群眾點贊。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說:“廣東是制造業大省、人口大省,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必須更深入、更充分。下一步,廣東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努力實現更高的目標。”

        浙江嘉興——

        強化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夏日炎炎,在浙江省嘉興港區,三江化工百萬噸環氧乙烷和乙二醇項目工地建設正酣。兩年前,這個百億元投資項目工地邊還是另一番光景——堆放著占地超百畝、總量超50萬噸的污泥。

        “污泥堆得像一座小山。”站在三江化工廠區外的高坡上,嘉興港區生態環境分局綜合規劃與生態環保科科長倪霄峰告訴記者,這些污泥是2003年至2010年間,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固體垃圾。“2010年后,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全部通過焚燒處理了。因為污泥處置能力不足,這些存量污泥只能臨時堆存在這里。”

        2020年9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浙江反饋意見時指出:該地塊污泥堆放存在二次污染隱患。嘉興市扛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堅決打好存量污泥處置“翻身仗”。

        整改任務時間緊,污泥黏性大雜質多,處置難度高。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施曉介紹,收到督察反饋后,嘉興當即成立專班,每月調度、現場指導,落實落細污泥處置工作,協調全省污泥處置單位,在嘉興市域內9家、市域外6家處置單位支持下,單日最大處置量達2288噸。

        同時,針對處置現場、運輸道路、中轉倉庫等環節,嘉興建立了“污泥處置”和“污染管控”兩張清單,制定30余項具體管控措施,實施全過程地下水、大氣、揚塵監測,保障環境安全。去年底,50余萬噸污泥全部處置完畢,比原計劃提前近1年。

        2020年,嘉興市以督察為契機,啟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強化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較2016年提升3倍,污泥處置能力達到每年247萬噸,實現污泥處置不出縣。

        在嘉興平湖市臨港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機械手不停地將生活垃圾送入焚燒爐,最終轉化為電能、輸入電網,實現“吃”進垃圾、“吐”出電力;位于嘉興港區的環境科技公司,通過“飛灰水洗+高溫熔融”技術專利體系,使危險廢物變危為寶……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力推動了嘉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嘉興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完善固廢收運體系,持續提升處置能力,探索形成具有嘉興特色的“無廢城市”建設模式。

        甘肅白銀——

        完成13個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

        河道中流水潺潺,堤岸上草木蔥蘢。盛夏時節,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東大溝一帶空氣清新,鳥語花香。

        全長38公里的東大溝直通黃河,是一條自然形成的排洪河溝。因礦設企、因企設市的白銀市有“銅城”之稱,前些年,開采、冶煉等生產方式比較粗放,一些企業將污染物直排入河。

        2012年,東大溝河道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啟動,計劃分5期實施底泥處理、河道整治和生態恢復。但由于各種原因,直至2016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駐,項目僅完成前3期建設工程。2017年3月,東大溝河道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工程因進展緩慢被督察組通報,列為要整改的問題。

        白銀市委市政府知恥而后勇,部署整改工作,倒排工期推進。當時,東大溝河道污染底泥數量巨大,技術上缺少污染底泥修復標準,工程上沒有可借鑒的修復案例。白銀市以“分類治理、分質利用、安全處置”為原則,明確了治理修復技術和風險管控措施。

        到2019年底,總投資3.45億元的污染治理工程全部完成。“我們累計處置重金屬重度污染底泥及工業廢渣82.7萬立方米,極大削減了河道底泥中污染物浸出,黃河上游最大的水環境安全隱患就此消除。”白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瓊說。

        地處東大溝上游的白銀集團第三冶煉廠,產生的廢水經污水預處理站處理后,再經過污水深度處理站進行反滲透處理,成品水作為新水使用,實現“零排放”。“接下來,我們將分片區建設初期雨水池,推動實現雨污分流,持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第三冶煉廠環保部主任蘇致遠說。

        張瓊介紹,白銀市先后籌措資金16億元,完成13個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并依法關閉了6個小硫酸企業。通過治理,東大溝沿線涉重金屬企業廢水、廢氣實現達標排放,年減排含重金屬污染物廢水450萬噸。黃河白銀段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標準。

        (孔越參與采寫)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国语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忆青春| 免费看一毛一级毛片视频|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mp1pud麻豆媒体|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欧美激情videos|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公和熄三级中字电影久久|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高清毛片aaaaaaaa**|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天堂网中文字幕|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一线在线观看全集免费高清中文 | 亚洲综合成人网|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冠希与阿娇实干13分钟视频|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