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天檢測核酸 183 萬管的背后……
原標題:21 天檢測核酸 183 萬管的背后……
●送樣車“按車分配”改為“按箱分配,輪流當家”,3個組輪流派隊員分發核酸樣本。這樣能保證3個組的工作量大致相當,提高整體檢測效率
●成立一個18人組成的“核酸檢測督導組”,平時對3個氣膜實驗室進行交叉互查。此外,3個氣膜方艙實驗室核酸檢測組的組長也會每天對所在氣膜實驗室自查
●增加登記接收核酸樣本板數和接收人員信息,可以做到核酸樣本檢測結果溯源
8月27日,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第一批隊員抵達成都,剩余隊員將繼續駐守海南執行核酸檢測任務。據省衛健委統計,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在海南儋州海花島國際會展中心搭建的3個氣膜方艙實驗室——從8月7日至8月27日,798名醫護人員協助海南省完成183萬管核酸檢測任務,全體醫務人員無一人感染。
21天183萬管,醫務人員零感染。兩個數據背后,離不開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內的前處理組、核酸檢測組、院感防控組、信息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等多方努力,也離不開核酸檢測流程的優化和核酸檢測效率的提升。
合理分配樣本人員,提高檢測效率
一份核酸樣本想要順利被檢測,離不開樣本接收艙中前處理組的“處理”——他們要完成入艙第一步:樣本接收、拆箱拆袋、樣本編號以及掃碼錄入等,其間還需對核酸樣本外部多次消殺。工作看似不復雜,但一旦碰上大量樣本,挑戰不小。
繁雜的前處理工作中,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隊員、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氣膜隊前處理組組長楊珣發現分配不均衡問題。原來,四川設在海南的3個氣膜方艙實驗室內,各自設有1個前處理艙——分別為A1、A2、A3艙,由于以“送樣車”為單位分配樣本數量,容易發生“忙閑不均”情況。為此,楊珣建議將“按車分配”改為“按箱分配,輪流當家”,3個組輪流派隊員分發核酸樣本。“這樣能保證3個組的工作量大致相當,提高整體檢測效率。”
楊珣所在的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氣膜隊,還注意人員合理分配。“氣膜隊內有一支30人的替補隊,哪里需要增援,他們就在哪里。”
三艙“交叉互查”流程更規范
一份核酸檢測樣本在由前處理組“處理”后,便送往核酸提取艙和核酸擴增艙,在這兩個艙中要經數道工序才能得出檢測結果。
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隊員、省人民醫院氣膜隊核酸檢測組副組長鐘佳伶介紹,為保證3個氣膜方艙實驗室核酸檢測流程準確高效,四川省援海南省核酸檢測隊成立一個18人組成的“核酸檢測督導組”,平時對3個氣膜實驗室進行交叉互查,即B艙查C艙,C艙查D艙,D艙查B艙。此外,3個氣膜方艙實驗室核酸檢測組的組長也會每天對所在氣膜實驗室自查,并在例會上點評。
鐘佳伶坦言,3艙互查方式幫彼此找到以前自查不易發現的問題,有利于核酸檢測流程更規范。鐘佳伶舉例,用于環境消毒的含氯消毒液需每天配制并標注配制日期,有時配置后忘記更新日期,使用人員就將其處理掉,導致浪費。“交叉互查時發現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指出問題后,大家積極整改。”
交叉互查,也幫助3個艙之間互相“取經”。“之前,從前處理組接收核酸樣本后我們一般只登記核酸樣本板號,現在增加了登記接收核酸樣本板數和接收人員信息,可以做到核酸樣本檢測結果溯源。”鐘佳伶說。(周義獻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