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北部醫療中心沖刺鋼結構封頂
本報訊(記者 鹿楊)“十一”假期,當人們和家人團聚出游之時,位于海淀區的北部醫療中心工程迎來了沖刺鋼結構封頂的關鍵節點,工人們一刻不敢懈怠,趁著黃金時節日夜奮戰。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北部醫療中心工程預計本月中旬實現鋼結構封頂,2024年年底竣工。
北部醫療中心位于海淀區亮甲店3號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約7.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8.3萬平方米,其中地下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地上總建筑面積約8.3萬平方米。該項目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竣工后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共同開展醫療服務。
施工現場,電焊班的工人們正攀登在縱橫交錯的鋼結構骨架上,一手持電焊一手舉著面罩,一蹲就是數小時,電焊火花在他們身旁綻放。電焊工劉永久告訴記者,現在的天氣沒有了夏日的酷暑,也沒有冬季的寒冷,正是干活的好時候。“工期緊,任務重,我們得再加把勁!”劉永久說。
北部醫療中心工程技術部長宋奇達介紹,由于項目附近有居民區,因此晚上10點以后無法施工,工人們只能在早晨6點至晚上10點前這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工作效率。“當前,北部醫療中心工程大約有500名工人放棄了假期,堅守在崗位上,充足的人員投入也為項目沖刺鋼結構封頂奠定了基礎。”宋奇達說。
除了人員配置外,技術上的突破也為沖刺下一個施工節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介紹,項目南側直線距離僅500米處就是京密引水渠,這導致施工場地的地下水位極高,給基坑土方開挖與基礎施工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基坑平均深度為18米,地下從1.5米開始就是含水層,如果不控制好地下水對建筑的影響,那么整個建筑將會像船一樣漂在水上,隨著地下水位的上漲,建筑也會上浮。”宋奇達表示,為了將建筑“釘”在地上,項目在地下使用了近6000根抗浮錨桿,能夠將建筑主體牢牢拽住,免受地下水的影響。
項目管理單位北京海融達投資有限公司房建部長侯繼紅表示,北部醫療中心建成后,將提供床位800個,門診量將達到每日4000人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兩所醫院在獨立運營的同時,地下相互貫通,共享車庫、市政配套等公共空間。投入使用后,北部醫療中心將填補海淀北部區域醫療資源不足的短板,向市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