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為外商投資筑起保護屏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外商投資法是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法律實施兩年多來,我國利用外資逆勢增長,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今年7月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分別赴北京、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等8個省(市)對外商投資法的實施情況開展了實地檢查。
貫徹實施外商投資法,實現外商投資的保護促進,相關的配套制度規則完善必不可少。
檢查組了解到,近年來,各部門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相符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累計推動500多份文件“立改廢”,取消或改進認證認可、環境評價等規定。國務院審議通過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有關部門出臺了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辦法、投資信息報告辦法、投資安全審查辦法等9部配套法規規章。
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是外商投資法的重要配套制度領域,也是檢查組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檢查組看到,堅實靈動的機械臂不停運轉著,裝配各種零件,電子屏幕實時顯示著各類生產數據和安全提示,技術人員四處巡視……自動化生產車間,一切井井有條。
“這家汽車企業的建立,得益于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放開了汽車制造業外資市場準入限制。”該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
檢查組發現,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目前還不夠完善,具體包括負面清單限制或禁止進入領域不夠具體、負面清單與部分行業政策不協調、外國投資者對進入負面清單以外領域缺乏明確預期等。
除了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檢查組還發現,在外商投資認定標準、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與“外資三法”內容相銜接等方面,部分配套規則制度還存在部分規定過粗、過時等問題,需要細化改進。
對于這些問題,檢查組建議相關部門要繼續清理不符合外商投資法的有關規章制度,及時修訂依據原“外資三法”制定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廢止無法律依據的針對外商投資的特殊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制度,規范告知性備案程序;繼續優化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明確和細化相關特別管理措施,提高負面清單的精準度;建立科學的外商投資認定標準,明確外商間接投資的種類、投資新建項目的具體涵義。
只有全面落實內外資一致原則,才能為公平競爭提供堅實有效保障。
7月的一天,檢查組來到位于河北石家莊的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們是否可以依照外商投資法規定,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檢查組問得仔細,企業負責人也給出了肯定回答。
為了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積極推進外資利用質效,絕大多數地區、部門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各類企業平等對待,為內外資公平競爭提供了堅實有效保障。
“我們在評先評優和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等工作中,對外商投資企業一視同仁。”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但與此同時,有外資企業向檢查組反映,個別地方在政府采購中區別對待外資企業,要求外資企業提供本國認證、本國專利、本國獎勵、本國案例等。“國有企事業單位在招標采購中也存在區別對待內外資企業的情況,特別是在醫藥及醫療器械領域,外資企業對平等參與集中采購的反映較為集中。”一家外資企業負責人說。
“我們有時無法同等享受內資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等扶持政策。雖然政策有規定,但實際落實比較困難,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競爭。”浙江一家外資企業向檢查組反映。
針對這些問題,檢查組建議,保障外資企業公平參與競爭:政府采購和招投標項目中,嚴格禁止根據企業性質、所在地對供應商設置不合理條件或歧視性要求;在制定標準過程中,除涉及國家安全等特殊情況外,支持外資企業參與制定各種標準;制定外資企業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相關辦法,支持有條件的外資企業申請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創新重點課題,參與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在提升外商投資管理水平、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方面情況如何?
這天,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迎來了檢查組。面對執法檢查組的詢問,公司既表達了對于當地落實外商投資法律法規、促進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感謝,也提出了對于更加便利、人性化的辦事環境的期待。
貫徹落實法律,提升外商投資利用質效,必須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意識,改進外商投資管理制度,讓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然而,檢查組了解到,當前一些地方外商投資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高水平的投資便利化政策還需進一步落實。
“目前內資企業可以通過網上全流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但由于外籍人員的身份信息未實現部門數據共享,導致外資企業無法通過網上全流程方式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浙江省某市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
檢查組還了解到,在市場監管、商務部門以外,投資、外匯、海關、稅務、社保、科技、公安等部門的有關外商投資信息并未納入信息報告制度,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共享機制,外資企業需要多頭填報,影響了管理部門對外商投資信息的全面準確掌握。
為此,檢查組建議,一是提高政策法規的透明度,相關涉外資政策法規的制定要依法進行,提高外資相關政策制定、實施、執行的透明度,以公開方式聽取外資企業意見;二是完善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建立市場監管、商務、投資、外匯、海關、稅務、社保、科技、公安等部門有關外商投資信息的共享機制,推動信息共享和監管協同;三是健全新興領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數據跨境安全傳輸的法律配套制度,保障外資企業正常的數據跨境流動需求和數據業務的合規發展。
檢查中,外商投資企業普遍高度肯定我國持續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同時對該領域工作提出了更高期待。
檢查組了解到,當前外商投資權益保護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保護仍有困難,商業秘密保護有待加強。據在華外國商會的調查顯示,仍有近半數企業感到知識產權保護的不足,特別是知識產權維權過程勞神費力、效果不佳。
對此,檢查組建議,切實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加大投訴受理協調工作力度,推動解決跨部門跨地區外商投訴事項,依法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建立健全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侵權快速查處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建立完善外商投資糾紛多元解決制度。強化國內救濟在定分止爭中的作用,制定完善相關法律,進一步明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有關程序,促進和規范商事調解、仲裁制度的發展,增強對外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適用性。
“透過這次執法檢查,我可以近距離感受到外商投資企業在法律保護下的蓬勃發展。”隨同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陳海儀說,“對于在檢查中看到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我將向廣州各級法院和相關部門推廣。對于看到的問題,我也將督促相關部門對照自身力求改進,力爭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平等保護,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共建法治化優質化營商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