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新打造“創信融”平臺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人民網北京11月14日電(李博)為著力破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難題,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于2020年9月上線“大數據+金融科技+專屬產品+專項機制+配套政策”五位一體的“創信融”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陸續接入17家試點銀行,覆蓋北京地區小微信貸市場份額70%;精準支持中小微企業9000余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99.6%,首貸企業占比72.8%;發放貸款92億元,信用貸款率100%,占北京地區新增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五分之一。
首創“聯合建模+系統直連”模式 實現“秒放貸”
“創信融”平臺由金融管理部門主導推動,轄內商業銀行參與建設,地方政府部門給予政策配套支持,推動銀行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實現普惠業務線上化轉型。平臺探索區塊鏈等技術應用,聯通北京市大數據平臺“金融公共數據專區”,匯聚金融、政務、市場等多個領域主體的數據,為接入平臺的商業銀行提供小微企業精準畫像,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產品申請成功率可提升80%。
“創信融”平臺直連銀行授信審批系統,實現授信審批全流程線上化。小微企業獲貸平均時長由原來10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12分鐘,最快可實現“秒放貸”,融資效率顯著提升。
“創信融”平臺推動了商業銀行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實現普惠業務線上化轉型。“創信融”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數據+模型”驅動的嵌入式金融服務,商業銀行依托平臺為企業提供“純信用、線上化”的信貸產品,實現小微企業“信息”變“信用”,“信用”變“融資”。
目前平臺信用貸款率100%,首貸企業占比72.8%,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更多資金流向優質的小微企業。預計平臺將推動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釋放信貸資金超百億元,不斷改善北京地區營商環境。
量身定制專屬產品 破解融資難融資貴
“創信融”平臺定位于服務小微企業,針對其量身定制專屬貸款產品,推出“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線上化”貸款產品,平臺戶均貸款在100萬左右,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創信融”平臺重點為科技、文化創新企業提供金融助推,目前平臺獲貸企業中科技文化類企業占1/3,信用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4.3%,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顯著下降,至少節約資金成本1.5億元。
“創信融”平臺大力支持高精尖產業企業發展,能幫助企業快速便捷獲得中長期信用貸款,緩解受疫情影響的高精尖產業企業資金周轉問題。目前,平臺獲貸企業中高精尖產業企業已達1000余家,其中一年期及以上的中長期貸款占84%。
構建“5+3”服務模式 為文化產業注入“活水”
北京市全力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文化產業是北京市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重要驅動力。央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等部門通過“5+3”金融服務模式,助力首都文化產業發展。近年來,北京市文化產業貸款余額年均復合增長10%,有貸戶數年均復合增長30%,發債融資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2021年7月,央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北京銀保監局等部門出臺《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2021-2023年)》,引導金融機構推出更多適合中小型文化企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提高文化金融普惠性。央行營業管理部創新推出“京文通”文化企業票據再貼現產品,簡化審批流程,提升優質文化企業票據融資便利度。
央行營業管理部已將北京市近1.5萬戶文化類企業納入線上銀企對接系統,組織銀行開展對接。助力打造文化產業專屬金融服務平臺“北京文創板”,1年多來已匯聚文化企業超1萬家,累計對接融資超300億元。
加強減費讓利,鼓勵銀行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并減免手續費,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綜合費率,推動北京市文化產業部門通過專項資金每年出資5億元,對開展股權、貸款、發債、租賃等業務合作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進行獎勵或補貼,目前受益企業已超2000家。
截至2022年8月末,北京文化及相關產業貸款余額1552億元。其中,文化核心領域企業貸款余額1283.4億元,占比82.7%。文化企業貸款有貸戶數同比增長18.2%,信貸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