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持續加大對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支援力度
熱騰騰的家常飯菜端上餐桌,燉豆腐、西紅柿炒蛋、涼拌黃瓜、面條香氣四溢,年逾花甲的老人們圍桌用餐,邊吃邊聊,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今年79歲的張月西告訴記者:“好著呢!吃得好,住得也舒服,在這兒就是享福呢嘛!”
為助力對口支援地區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天津市紅橋區積極發揮資源優勢,持續加大對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的資金、人才等支援力度,在奶山羊養殖、鄉村環境提升、“一老一小”服務保障等方面提供精準幫扶。這幾天,紅橋區援建的合水縣吉峴鎮黃寨子村老人幸福院投入運營,讓當地老人有了安享幸福晚年的“新選擇”。
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柳志紅介紹說,村里有315位60歲以上的老人,平常兒女都在外打工,大家精神上比較孤單,一日三餐也大多隨便對付幾口。
為提高留守老人生活質量,村里打算建設集餐飲、住宿、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幸福院,讓老人們能夠相互陪伴照料、安享晚年。得知情況后,紅橋區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實地考察,了解項目規劃、資金需求、運營方式等,精準幫扶提升當地養老服務能力水平。
“在紅橋區的資金支持下,我們啟動了幸福院建設,集中對舊村部的11間房屋進行提升改造,并新建活動中心、廣場、廊庭,改建廁所、食堂等,總面積1100平方米。”柳志紅說,今年7月,紅橋區部分街道社區又給這里添置了洗衣機、飲水機、電風扇和食堂設備等,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幸福院正式投入運營,村里老人們有了可以長期或臨時居住、吃飯及休閑活動的“安樂窩”。
為保障幸福院健康運行,當地龍頭企業隴象集團捐贈了米、面、油等物資,吉峴鎮政府協調民政資金解決菜、肉等其他支出,還調整2名公益崗位人員輪流為老人做飯,“政府支持+社會扶持+村級自主”的運營方式進一步增強了幸福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紅橋區人社部門還專門組織開設東西部協作養老護理員培訓班,為當地有意愿從事護理工作的村民講解養老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合格的學員可選擇赴津就業或就近工作。
據悉,截至目前,紅橋區已幫扶合水縣吉峴鎮黃寨子村和關良村建成2家老年幸福院,共有十余位老人入住。(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