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行動計劃助力豐臺經濟發展量質齊升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 (鮑聰穎 葛銘霞)日前,記者從北京市豐臺區發展改革委獲悉,豐臺區緊抓城南行動計劃契機,突出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加大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投資力度,積極打造以中關村豐臺園、麗澤金融商務區、南中軸大紅門地區三大重點功能區為核心的創新引擎,賦能區域經濟發展量質齊升。豐臺區落實城南行動計劃累計實施產業項目達74項,總投資4500億元以上,累計完成投資超20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GDP)連上兩個大臺階,接連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2021年達到2009.7億元,是2009年城南行動計劃實施前的3.3倍。
產業興旺是區域發展的動力之源。據介紹,豐臺區落實城南行動計劃,培育高精尖產業初見成效。其中,中關村豐臺園東區秉承高端制造業優勢,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兩個主導產業集群持續做強做優,連續五年實現總收入超千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2%。2022年,園區技工貿總收入預計實現7602億元,是2009年(1560億元)的4.9倍,人均、地均產出保持全市前三位,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24家,眾多高質量創新資源匯聚于此,經濟增長貢獻持續提升。豐臺創新中心、諾德中心等高品質樓宇,拓展產業承載空間590余萬平方米。園區內部及周邊城市配套完善,生態環境舒適宜人,綠化率高達40%,為優化產業形態提供穩固支撐。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豐臺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3%,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同時,借助城南行動計劃重點實施的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等產業發展項目,中關村豐臺園西區充分依托河西優質生態基底資源,營造兼具魅力和活力的宜居宜業環境,推動地區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作為北京市首個以數字經濟產業為主導的集聚空間,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已規劃總面積約134萬平米,其中產業組團68萬平方米、居住空間21萬平方米、商業辦公31萬平方米、公共配套設施14萬平方米。園區已注冊企業60家,涉及人工智能、數字金融、數字城市建設等領域,為豐臺永定河以西地區注入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魂,為豐臺經濟延續和提升良好的增長態勢提供堅強保障。
“三環里新城看麗澤”。豐臺區落實城南行動計劃高水平規劃建設麗澤金融商務區,聚焦“金融+科技”產業體系,麗澤重點實施開創金潤中心、國家金融大廈、湖南投資大廈等重點項目,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商務新業態,錨定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產業金融、綠色金融、國際金融五大方向,推出多項“一站式”服務舉措,影響輻射范圍總建筑規模約1200萬平方米。未來,麗澤還將釋放出約278萬平方米的高端產業空間,推動麗澤成為數字金融發展新高地,助力開創首都金融發展新格局。截至2022年11月,麗澤金融商務區累計入駐企業共計979家,其中金融企業462家,新興金融企業435家,占金融企業的94%;科技類企業241家,吸引中國農業再保險、華為中國總部、銀河證券、長城資產等一批重量級單位落戶。數據顯示,最近五年,豐臺區金融業增加值實現翻番,占GDP比重超過15%,金融業已快速成長為豐臺區重要支柱產業。
在城南行動計劃的助推下,大紅門地區正在“華麗轉身”。城南行動計劃明確加快推進南中軸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推進大紅門地區轉型升級,昔日的批發、租賃等傳統業態已退出歷史舞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正式亮相,大紅門一期棚改項目加快實施,助力國家級文化設施群早日落地。數據顯示,2022年1-9月,豐臺區科技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0.6億元,同比增長7.9%,呈現快速、高質量發展態勢。按照“龍頭引領、產業先行”的思路,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集聚了包括大恒炫璟、墨宇宙、微想科技在內的39家元宇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科技文化行業頭部企業,產業集群態勢初顯,助力豐臺打造北京南部地區數字經濟新高地。
栽好梧桐樹,引鳳來棲息。近年來,豐臺區相繼出臺“豐九條”、“創新十二條”、“獨角獸八條”、“高新八條”等扶持政策,在空間載體、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上市補貼、高管個稅、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給予獎勵和補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培育創新主體、聚集創新要素,在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集中發力,拉動產業升級,加強地區創新發展內在動力。據介紹,豐臺區2022年兌現政策實際扶持資金約10億元,吸引獨角獸、潛在獨角獸入駐企業9家,培育本地潛在獨角獸、泛獨角獸、專精特新企業5家,為豐臺倍增跨越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