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全面高質量完成
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近江東園社區的“幸福鄰里坊”自2022年11月“開張”后,每天都充滿了孩子的歡聲笑語。“來這里上課后,她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了,人也開朗了很多。”鄰里坊內的兒童成長中心,成了王玉清兩歲小孫女和社區其他嬰幼兒家門口的“寶藏地”。
不止是近江東園社區,前不久,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湘源社區的成長驛站也正式開門迎客,“彩虹”爬梯、感統游戲、創意手工、情景劇……各種沉浸式體驗讓孩子們充滿興趣。
“新增普惠托位5580個,社區嬰幼兒成長驛站100家”,是杭州市2022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除了這一項,其他民生實事項目完成得怎么樣?12月19日,記者從杭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到了答案——截至目前,2022年10件民生實事項目19個子項目已經全部完成,部分項目超額完成任務。
其中,“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70所,新增學位6萬個”項目,已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85所,新增學位70680個;“完成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0個”項目,已完成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1個;“推進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1000臺,創建‘美好家園’住宅示范小區100個”項目,已推進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1070臺,創建“美好家園”住宅示范小區142個;“新辟優化地鐵接駁公交線路50條、城鄉公交線路60條”項目,已新辟優化地鐵接駁公交線路50條、城鄉公交線路60條……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票決確定10件民生實事后,杭州市政府第一時間進行動員部署,高質量推進項目落實。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把監督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作為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與政府的溝通銜接,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依法履行各項職責,以“行動力度”提升“民生溫度”,助推項目落地落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2022年以來,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牽頭組織,區、縣(市)人大常委會配合,多次開展專題調研督查和代表活動。其中,在6月中旬的“代表監督周”活動中,共有204名市人大代表、155名區縣(市)人大代表參加監督活動,監督發現問題112個,提出建議意見199條,協調解決問題64個。
在提升監督效能上,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強化數字賦能,依托“浙政釘”平臺,運用“代表在線”民生實事監督功能數字化應用場景,發動杭州市人大代表通過手機端進行無時空限制的監督。期間,有81位杭州市人大代表通過代表在線對相關民生實事項目發表監督意見127條,相關意見建議實時到達承辦單位并得到積極回復,有效助推了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工作。
五年前,杭州首度在市人代會上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為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充分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杭州探索。2022年10月1日,《浙江省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規定》正式施行,對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作了更加具體、明確的剛性規定。在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道路上,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如何向更高目標邁進?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表示,希望杭州市政府按照“確定和實施民生實事項目,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體現普惠性、均衡性、公益性、社會效益性”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民生實事項目遴選立項機制,多途徑多渠道廣泛征集人民群眾意見,統籌考慮人民群眾意愿、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確保精準選題和立項。要以點帶面、系統謀劃、健全評價機制,持續做好民生實事項目的后半篇文章,擴增項目社會效益和民生福祉,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使民生實事項目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