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門組織528場招聘會 提供就業崗位27萬余個
2022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達26.8萬人,較去年增加1.6萬人;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6.8萬人,較去年增加近3000人。畢業生規模持續擴大,且受到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多重挑戰和困難。
“組織開展300余場應屆高校畢業生線上線下招聘會、就業創業指導活動等服務;為殘疾人高校畢業生提供‘一對一’精準就業服務”被列入北京市2022年辦好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人力社保部門與市教委和各高校密切溝通、通力協作,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應就業盡就業,確保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的年度目標。同時,超額完成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年度任務指標。
實辦528場就業服務活動
今年3月1日,“2022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啟動,全市組織各類就業服務活動150余場,300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約10萬個;7月1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22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各類就業服務活動120余場,600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9月22日,“202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活動”啟動……各類招聘會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展開,直播帶崗、云端面試等招聘新模式也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階段凸顯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人力社保部門已組織528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活動,超額完成2022年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組織開展300余場應屆高校畢業生線上線下招聘會、就業創業指導活動等服務”的任務指標。全市1.8萬余家單位依托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的信息化平臺,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7萬余個,助力高校畢業生盡早實現就業。
政策性崗位招用3萬余人
李清晨今年成功應聘為一名鄉村振興協理員。她是土生土長的平谷人,家在平谷區東高村,從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畢業后,就業意向是回到平谷,建設家鄉。4月,北京市發布了鄉村振興協理員招考公告,一下便吸引了她。8月份,李清晨成功上崗。她所學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看似跟農村的事兒扯不上什么關系,但李清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她工作的刁窩村內有國家4A級景區石林峽和3A級景區湖洞水,李清晨利用專業特長給村里拍攝了旅游宣傳片,發表在平谷區的新媒體平臺上,為宣傳鄉村旅游做出了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協理員是政策性崗位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今年,全市公共部門的政策性崗位招用高校畢業生規模保持了只增不減、穩步提高的態勢。國有企業克服各種困難保持招聘規模,招用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近3000人,較去年增加200余人。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就業崗位1.7萬個,招聘高校畢業生9000余人。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民政局、市科委等部門,合力挖掘社區工作者、養老服務機構、科研助理等基層就業崗位,招錄高校畢業生近9000人。同時,持續做好鄉村教師特崗計劃、鄉村振興協理員專項招聘,招用高校畢業生800余人。政策性崗位招用高校畢業生3萬余人,有力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331名困難家庭畢業生全就業
困難家庭畢業生是高校畢業生當中的“重點群體”,他們對工作的需求更加迫切。本市對困難家庭畢業生實施“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幫扶,推出“1131”幫扶措施,即提供1次職業指導,推薦至少1個見習崗位,推薦至少3個就業崗位,推薦至少1次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
鄒學禮是一名在福利院長大的殘疾孩子,畢業于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順義區人力社保局對全區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摸排時,鄒學禮走進了就業服務專員的視線,僅用4天時間就為他量身推薦了聯邦快遞站務助理的崗位。目前,全市363名離校未就業困難家庭畢業生,有就業意愿的331人已全部實現就業。本報記者 代麗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