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以生態之美成就綠色發展優勢

      發布時間:2023-01-03 10:54:00來源: 山西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聚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精準謀劃,科學施策,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形成厚實舒美的綠色屏障。

        12月21日,省政府與中林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組建區域合作平臺公司、國家儲備林建設、中部木材城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屏障、山西省綠色低碳標桿示范建設、構建山西省生態多元化補償機制等六個領域開展合作,必將推動全省林碳產業體系向更高層次邁進,助力我省高質量發展。

        聚焦國家戰略擴增量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我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以生態省建設為牽引,以“三長”制為抓手,以科學綠化為遵循,統籌“全生態”治理,全力構建生態大動脈,按下生態文明建設的快車鍵。

        在永和縣黃河沿線的山坡上,國槐、油松、黃櫨、山桃等喬灌木為昔日的荒坡披上彩衣,百花迎春、綠葉護夏、紅葉映秋的美景,時時處處皆可入畫。

        林草興則生態興。扎實的綠化工作使我省生態功能日漸完備、生態底色愈加濃厚、生態根基更加牢固。2013年—2021年,全省累計完成營造林4164.76萬畝,防沙治沙工作始終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實施亞高山草甸保護修復、退化草地改良等生態修復工程,2020年底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底,我省8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4個縣被命名為國家“兩山”基地。

        我省將生態保護修復與資源節約集約相銜接,實施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重點城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三個批次黃河流域重點地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以及土地整治等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創新露天煤礦準入、臨時用地還地等長效機制,制定全省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150座礦山達綠色礦山標準,位居全國前列。

        太原市杏花嶺區采用生態經濟型與生態景觀型修復融合,創新“卸荷降坡、修筑馬道、噴播灌草、固土保水”邊坡治理及“客土覆蓋、科學整地、林草融合、景觀異質”生態修復技術路線,使得太鋼東礦露天礦礦區由生態脆弱區轉變成生態良好區。

        協議提到,中林公司要支持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和全省礦山修復治理,在黃河流域投資建設菌草種植全國示范區。今后,我省通過擴綠復綠實現“量的突破”,綠色版圖中的林草資源將更為豐盈。

        堅守生態底線優存量

        冬日的長治上黨區陶清河濕地,金黃的蘆葦隨風搖曳,白骨頂雞、白天鵝、綠翅鴨等鳥類或在空中盤旋飛舞,或在水中嬉戲覓食,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駐足拍照。

        生態環境保護需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才能有效保障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以來,我省強化頂層設計,探尋適合自身特點的機制,按照“保護發展并重,堅守生態底線”原則,綜合施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3.41萬平方公里,實施依法保護、系統保護、重點保護,著力筑牢生態保護根基。頒布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省禁牧輪牧休牧條例等一系列法規,推動2100多萬畝天然林得到休養生息,5800多萬畝永久性公益林得到立法保護。出臺《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首次上升到法律保護層面。2020年6月,汾河流域國考斷面全面退出劣V類,2021年全部提升到IV類水質以上,2022年上半年亞類及以上斷面比例達52.4%,穩定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建立保護地體系強化生態保護精度。我省完善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優化生態空間和保護格局,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以旗艦物種及珍稀瀕危物種為重點強化棲息地和原生境修復,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強化監督專項行動,提升生態保護成效。88%的野生動物種群和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華北豹數量明顯增加,成全國最多的省份;30余種植物、17種鳥類在我省有了新分布和新紀錄,珍稀瀕危物種分布區域不斷擴大,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我省堅持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出臺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完善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和保護修復保障機制,啟動省級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

        激發產業潛能提質量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痹诒Wo生態的前提下,我省多渠道創造生態產品,多角度探索生態經濟轉化模式,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做好生態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在全國率先頒布經濟林發展條例,大力發展林草產業,逐步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互促共榮。2012年—2021年,全省林草產值由311億元提高到600多億元。

        稷山縣依托我省唯一一家林木(花卉)專類公園——稷山國家板棗公園,以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為引擎,借力產品區域優勢,成立板棗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精心打造板棗特色品牌,延伸產業鏈,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全鏈條產業增值效益不斷顯現。我省啟動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打造森林體驗基地、養生基地等。2021年,全省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達98家,森林旅游人數2200萬人次。陵川縣丈河村十幾年前還是個窮山坳,如今依托深厚的生態底蘊,建設南太行森林康養慢生活休閑度假村,開發森林南北康養谷、中藥養生谷。這一綠色產業讓該村外出謀生的村民都返鄉工作,收入更是翻了幾番。

        協議提出,“增加活立木蓄積量,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通過林草業碳普惠體系建設,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等方式支持鼓勵全民參與林草碳匯行動”。我省率先對2017年—2020年生態扶貧項目營造符合開發條件的生態林進行碳匯項目開發,探索形成資源型省份全省域森林碳匯開發機制,充分釋放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嚴格落實能耗“雙控”,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有序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優化配置碳排放空間資源,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中,我省履約率達99.6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我省將繼續推動“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交融、互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按照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精準施工,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生態山西,綠色發展,潛力無限。(記者張麗媛 程國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综合色另类图片区|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10天的爱人下载| 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99er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xxxx| 亚洲欧美中日韩| 美女露出乳胸扒开尿口无遮挡|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亚洲欧美韩国日产综合在线|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 国产久视频观看| 在线免费小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视频| 四虎影视www| 菠萝蜜视频入口| 国产精品伦理一二三区伦理| 91香蕉在线视频|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日本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夜色资源网站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