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例尾水人工濕地完工 滿足當地生態農業用水
近日,位于綠色生態屏障八里灣片區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津沽污水廠尾水再生利用項目建設完工,預計今年年初投入使用。再生水將替代外調水成為當地農業發展與生態用水的主要水源,有效緩解生態與農業供水需求,全面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對實現區域碳中和目標起到支撐作用。
據悉,該項目主要包括津南區大韓莊、大孫莊兩大潛流人工濕地15萬平方米,以及120萬平方米表流濕地,是天津首例同時進行凈化面源污染和尾水再生的項目,也是目前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面源污染凈化和尾水再生利用工程。
據了解,再生水項目主要基于現有河湖進行改造,充分利用自然生態進行水體凈化。整體采用生物強化調節塘、水平潛流濕地、表面流濕地、生態涵養塘的工藝,針對農業面源和地表徑流污染間歇性特征,實現對農業面源污染與津沽污水處理廠尾水的綜合凈化處理。投入使用后,日處理能力將達20萬噸。項目的水體中放置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太陽能水力復氧設備、推流曝氣機等,通過這些設備控制水體的流態,監測水質變化,農田瀝水、魚塘退水等周邊面源污染經過該系統處理后,水質可達到優于Ⅳ類水標準。(記者 曲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