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城鄉點亮“文藝星火”賦美“精神共富”
“文藝走出劇場、走出圍墻,打造了多點、高頻、流動的藝術景觀。”日前,麗水深入推進“文藝星火賦美”工程經驗成果在浙江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精彩亮相。通過機制化創新、產業化賦力、數字化賦能,“文藝星火”在麗水城鄉已呈燎原之勢。
“文藝星火賦美”工程是貫徹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關于推進全域文化繁榮全民精神富有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旨在讓藝術、文藝像星星之火遍布城市、融入鄉村、美化全社會,讓人民群眾共享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美美與共的濃厚氛圍。
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軒轅贊》實景祭祀、巴比松油畫、畬族婚嫁等文藝活動,加快助力文旅產業復蘇和回暖,重點景區游客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實現同比大幅度提升,“文藝星火”正點燃傳統景區“二次創業”的新引擎。
前不久,全國村晚聯盟大會與“文藝星火賦美”工程在麗水牽手,并發布上線“村晚夢劇場”數字化應用,文旅融合迭代升級后的“村晚星火”,打開了本土特色產業、非遺文化產品和生態農副產品銷售窗口,形成“村晚”帶動產業、產業反哺“村晚”的發展格局。
在麗水,“村晚夢劇場”不需搭建舞臺,不需華麗燈光,田間地頭、村口樹下,隨時可演、隨時可樂,讓文化更深度地融入百姓生活。2022年11月,麗水首屆搖滾昆曲音樂露營節就以“一場搖滾昆曲音樂節、一場‘村晚’共富營地體驗、一場‘村晚’露營山宴、一場‘村晚’山路自駕體驗”為核心內容,輔以鄉村晚會音樂市集、山景打卡、非遺文化體驗、露營游戲等內容,讓開著越野車看“村晚”、住在露營地演“村晚”成為現實。
作為浙江省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市,麗水“文藝星火賦美”工程與“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路”等“山”字系品牌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多元業態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麗水遂昌湖山鄉發展“民宿露營+村晚夢劇場”,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12萬元。麗水松陽松莊村76歲的“辮子奶奶”葉金娟的涂鴉作品,被用于民宿伴手禮的包裝,還因此得到2700元“分紅”。
在甌江魂公園點位欣賞薩克斯團隊演奏;在蓮花草坪公園欣賞流行樂隊、小提琴演奏;在南明湖水上觀看熒光槳板、熒光風箏和非遺婺劇表演……2022年以來,麗水以舉辦首屆藝術節為契機,構建“一心多點連片”的藝術萬象之景。以應星樓、處州府城等文化地標為“中心”,以周邊文博場館、劇場、文化驛站、城市書房及各類文化廣場公園等“多點”形成文化藝術空間呼應,讓“文藝星火”點亮全城,展示麗水年輕、時尚、浪漫的藝術品質、文化氣質和城市形象。
“藝·生活”“街角樂吧”“街頭音樂會”“戲迷角”“處州古韻”……如今,“處州小劇場”已遍布麗水城市街區、街頭巷尾,三人可成戲、一人即成角,市民在街角不經意間就能邂逅“文藝星火”。236個文藝團隊、584個藝培機構、2111名志愿者積極響應,他們中有73歲的“快板王”,有5歲的幼兒園“街舞迷”,還有“街角樂吧”的人氣醫生歌手,“文藝星火鑄美”樂隊等青年藝術團體也應運而生。
城鄉互動,打造星火“雙平臺”。目前,麗水依托“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在“口袋公園”、歷史街區、鄉間地頭布局了24個“村晚夢劇場”和10個“處州小劇場”示范點,持續推動城鄉藝術資源下沉,讓薩克斯、小提琴走進了鄉村,也讓松陽高腔、昆曲十番、處州亂彈在城市有了常態化的展演空間,營造賦美城鄉氣質的文化生態。
麗水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聯動城市鄉村,整合高校、非遺工坊、民間文藝團隊、藝術培訓機構等各界群體,常態化、廣域化布設“文藝星火”點位,以“星星之火”推動城市打造流動的藝術雕塑和農村展現靈動的文化景觀,構筑活力時尚的文化創新地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