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頭連城市一頭連鄉村 江蘇縣城將成城鄉融合的“牛鼻子”

      發布時間:2023-02-10 16:43:00來源: 新華日報

        “把縣域作為重要突破口,強化縣城承載功能,發揮鄉鎮節點作用……”2月1日召開的江蘇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強調了強化縣城承載功能對于促進高水平城鄉融合的意義。這與去年國家發布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和我省隨后發布的實施意見高度契合。

        在中心城市、都市圈、美麗鄉村建設風起云涌的當下,把縣城作為城鎮化建設重要載體的導向意義讓人關注。正如國家《意見》中指出: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有別于國家《意見》基于全國縣城情況分類引導的“五分法”,我省在貫徹落實中以都市圈為“坐標”把縣城劃分為四類,這個分類依據是什么?縣域經濟和小城鎮發展均處全國“頭部方陣”的江蘇,在縣城成為重要載體后,(縣)城與(鄉)鎮如何協調發展?此外,我省城鎮化南北差距較大,縣城在城鎮體系中功能也不盡相同,規劃建設中如何區別實施?

        創造性實施,縣城分類發展以都市圈為“坐標”

        “分類引導是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省工程咨詢中心規劃業務部湯長新說,全國“五分法”是基于全國縣城面廣量大、縣城差異性極大進行的分類,江蘇“四分法”源于都市圈、城市群發達的省情,是對國家《意見》的“創造性落實”。

        去年5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把縣城分為大城市周邊縣城、專業功能縣城、農產品主產區縣城、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人口流失縣城五類。

        貫徹國家《意見》,我省去年10月2日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的實施意見》(下面簡稱“實施意見”),將縣城與都市圈的空間關系,分為近郊衛星縣城、毗鄰都市圈縣城和都市圈外圍重要節點縣城3類,考慮到涉農市轄區一產占比、空間距離、發展模式等與縣市接近,也納入政策引導范圍。

        眼下,江蘇省許多縣市陸續出臺了自己的實施方案。湯長新分析,全國縣城面廣量大,地區差異極大,相比較而言,我省絕大部分縣城距離大城市不遠,制造業基礎和農產品生產任務兼而有之,專業功能并不明顯突出,且根據兩次人口普查城鎮常住人口數據估計,我省無人口流失縣城,因此不應該照搬國家分類辦法。

        “把都市圈作為‘坐標’分類引導縣城,是因為中心城市強、城市群發達是江蘇城鎮化的鮮明特征。”省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負責人說,我省不僅擁有特大城市南京,I型大城市蘇州、無錫、常州,還建有南京、蘇錫常、徐州三大都市圈,蘇錫常通還是上海大都市圈的組成部分。加快融入中心城市為龍頭的都市圈城市群,有利于更好提升縣城城鎮化水平,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分類引導,是為了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對此,我省明確了縣城的功能定位,規劃了各自的發展戰略。

        “近郊衛星縣城”作為中心城市綜合功能拓展區,支持都市圈中心城市將其納入發展布局,實現組團式發展,蘇錫常都市圈的昆山、太倉、張家港、江陰、宜興等都屬于這一類型。像處于上海、蘇州間的昆山,不僅全面對接上海大都市圈,還要全面融入蘇州市域一體化:向東,昆山成為蘇州對接上海的“橋頭堡”,建設上海大都市圈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中心;向西,融入蘇州主城,在陽澄湖兩岸集聚昆山杜克大學、昆山工研院、清華科技園等載體,建設“陽澄湖兩岸科創教育中心”。

        “毗鄰都市圈縣城”強化專業配套功能,培育產業配套、農產品供給、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生態涵養等功能,協同提升都市圈綜合競爭力。南京、蘇錫常都市圈邊緣的溧陽、金壇、揚中、丹陽、靖江,上海大都市圈外圍的海門、海安、啟東,都屬于這一類型。像溧陽的生態旅游、金壇的優質農產品服務于南京、蘇錫常都市圈,兩縣的動力電池及儲能成為常州新能源產業重要板塊,有力支撐了常州打造萬億級城市。

        除了這兩類縣城的其他縣城,我省歸類于“都市圈外圍重要節點縣城”。這類縣城距中心城市較遠,受都市圈輻射帶動較弱,自身要擔負起強縣富民、輻射周邊、吸引農業轉移人口集聚的責任,要成為本地的“王者”,建設“綜合版”的中小城市。

        涉農市轄區處于中心城市邊緣,要推動市、區市政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一體規劃,與中心城區聯動發展,建成城鄉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

        重新認識縣城:處于“城尾鄉頭”,是個“綜合中心”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喚起了人們對縣城在城鎮體系中地位和功能的重新認識。專家介紹,作為重要載體的縣城在新型城鎮化中承擔著三重功能:一是連接功能,縣城處于“城尾鄉頭”,一頭連接中心城市,一頭連接廣大鎮村;二是中心功能,作為一個綜合中心,縣城既是驅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又是縣域綜合服務中心和治理控制中心,是城鄉融合的“牛鼻子”;三是載體功能,推進就地就近城鎮化,吸引縣域農村人口轉移和非農產業集聚。雖然我省昆山、江陰、常熟等城市已經成長為大中城市,但同時作為縣城,這三重功能是基本功能,不能偏廢。

        “紅花雖好,猶需綠葉扶持,我省中心城市集聚效應強,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大,是建立在縣城實力強、(全國)百強縣域多的基礎上。”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說,在蘇南,眾多縣城環繞在中心城市周圍,構成中心城市的支撐力量,如果說中心城市是“皇冠明珠”,縣城是底架支座;中心城市是核心節點,縣城是重要支點。

        沈和說,江蘇經濟基礎力量在縣域,破解協調發展的重大難題也要靠縣城。最新統計,江蘇有21個縣(市)經濟總量邁上千億臺階,連續多年穩居全國頭部方陣。全省40個縣市創造了超41%的地區生產總值,集聚了近45%的城鎮常住人口。然而由于地區差異、城鄉差別,當前區域協調、共同富裕、“三農”發展三大難題,重點難點都在縣域,破解之道要通過縣城這個載體和抓手。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要作為長期戰略抓起來。”省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負責人說,江蘇“實施意見”提出對縣城實施產業提升、穩崗聚才、惠民便民、基礎強化、城鄉共富五大工程,核心是構建產業、就業、服務聯動機制。

        壯大優勢主導產業是縣城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昆山探索的縣城城鎮化,是擁有萬億級產業體量的城鎮化,是承載330萬規劃人口的城鎮化,是兼具現代文明與江南文化特質的城鎮化。”昆山市副市長周繼春說,人口流動“用腳投票”,哪里經濟實力強、就業機會多,人就往哪里集聚。昆山位列全國“縣級大城市之首”,基礎動力是產業發展。

        “江陰‘七普’常住人口近178萬,其中縣城人口近一半。”江陰市發改委副主任許瑞剛說,江陰擁有紡織服裝、石化新材料、金屬新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4754億元,產業發展帶來的新市民流入,是人口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毗鄰都市圈的溧陽沒有昆山、江陰那樣的產業基礎,但憑借生態、區位優勢發展起三大特色產業。“撤縣建市以來,我們通過綠色建安鍛造了‘十萬建安大軍’,后來發展全域旅游,讓近10萬人捧上了‘旅游飯碗’,如今發展先進制造,要打造‘12萬制造工匠’。”溧陽發改委副主任徐杰說,自2016年寧德時代落戶以來,溧陽已集聚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項目60多個,總投資超900億元,2021年實現產值429億元,2022年增長到1005億元。在這些支柱產業帶動下,溧陽主城區集聚人口40多萬人,占全市51%。

        作為都市圈外圍重要節點縣城的沭陽、興化,也依托縣域經濟在縣城分別聚集起70多萬、40多萬的常住人口。興化發改委主任王勇介紹,興化是農業大市,通過“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發展起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年產值400多億元,吸引了8萬多人就業。

        做強縣城,興業還要宜居,我省提出縣城要打造“靚麗宜居生活空間”,加強教育、醫療、商綜體在內的優質服務配套。昆山、江陰都建有2家三甲醫院。基于產學研協作、吸納人才的現實需要,昆山、常熟、江陰、溧陽都辦了大學,像昆山杜克大學、常熟理工學院、南航溧陽校區等,江陰引進南理工江陰分校后,又建起江南大學江陰校區,形成江蘇特有的“縣辦大學群”現象。

        縣城要分類引導,鄉鎮也要差別化發展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鄉鎮將承擔怎樣的功能和使命?作為鄉鎮工業發源地的江蘇,小城鎮總體實力強,同樣是江蘇城鎮化的一個鮮明特點。2022年9月有關部門發布的中國《2021年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中,江蘇有41個鎮上榜全國“百強鎮”,前十名來自江蘇的有6個。小城鎮如何呼應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對我省而言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對此江蘇“實施意見”明確,“深化以經濟發達鎮改革為重點的基層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發揮經濟發達鎮重要節點功能”。

        蘇州市住建局村鎮處處長馬吉介紹,蘇州48個建制鎮22個進入全國百強,鎮均人口8萬人。在蘇州城鄉“大棋盤”中,小城鎮集中了1/3的人口,實現了1/4的財政收入,貢獻了將近30%的經濟產值——“對蘇州而言,‘小城鎮、大戰略’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得到充分驗證。”

        “昆山戶籍人口106萬,常住人口卻達209萬,其中主城區140多萬,將近60萬在鄉鎮。”昆山資源規劃局總工張鳳陽說,昆山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是城鄉一體布局的,縣城是“重要載體”,鄉鎮是“網格節點”,城、鎮之間建有高快路并將通過軌道交通緊密銜接,“眾星”一樣拱衛縣城,鄉鎮通過產鎮融合發展、美麗城鎮建設適度集聚人口,并不一股腦推動人口涌向已然是大城市的縣城。

        江陰178萬常住人口中,有90多萬分布鄉鎮以下。和昆山一樣,江陰也在全域統籌城鎮布局,按照“片區統籌、組團協同、區域一體、扁平高效”思路,推進主城區、臨港開發區、霞客灣科學城、澄東南特色產業區等“4+1”功能區融合城鎮發展,搭建“功能區+鎮街”管理構架,以產業功能推動城鎮人口合理布局。

        蘇南城鎮大批涌入的“新市民”,相當比例是蘇中、蘇北輸出的。“江蘇無人口流失縣城,但流失縣域不少,主要在蘇中蘇北,好多青壯年赴蘇南就業安家了。”湯長新舉例說,泰州3個縣城中,只有靖江是人口流入縣。興化原有戶籍人口150多萬,縣城每年增加近萬人,如今已擁有40萬人口,還有40萬人去了蘇南,此消彼長,當地20多個鄉鎮鎮均不到1萬人。

        “蘇中蘇北的大多數縣域,城鎮化策略首要是發展縣城。”沈和認為,這些地區把縣城做強,并對空心化的鎮村布局調整,建設起發達的縣鄉公路和農路,同樣可以就近就地吸納縣域人口轉移,服務廣大鎮村。當前,蘇中蘇北許多縣還有20多個鄉鎮,難以有效積聚行政、發展資源;相比之下,蘇南多數縣只有10個左右鄉鎮,可以在更廣區域整合資源,做強城鎮和工業區的同時,還可以在美村建設、現代農業中大顯身手。

        “就像縣城發展以都市圈為‘坐標’分類引導一樣,鄉鎮也根據地區特點差別化發展。”省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負責人說,在我省,三大都市圈建設、寧錫常接合片區城鄉融合試點、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這些國家、省域城鎮化戰略,以及蘇南一些地區推行的小城鎮戰略,是一體推進、彼此策應的,共同服務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共同推動江蘇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沈佳暄 顧巍鐘)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彩虹男gary网站|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猫咪www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帅男男gay网站视频| jizz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伊人222综合|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 公交车上被弄进走不动| 日韩在线你懂的| 好男人资源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乱yin合集3| 欧美性xxxxx极品娇小|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1819sextub欧美中国|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华人生活自拍区杏吧有你|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图片区偷拍区小说区|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