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建成高標準農田200余萬畝
“和此前相比變化很大。”近日,紹興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有關行業專家組成項目驗收組,對2021年紹興越城區陶堰街道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竣工驗收。
陶堰街道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6個村,總建設面積3672畝,主要建設內容有新建灌溉泵站3座,新建灌排渠道15條共2403米,修建灌排渠道70條共7001米,新建和硬化機耕路32條共9021米。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陶堰街道村鎮建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標準農田,通俗地說,是指“田成塊、渠相連、路成網、樹成行”,即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而且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高標準農田建設事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民生工程。2023年剛剛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多措并舉、綜合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近年來,紹興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通過全方位管理、多層次保障、寬領域融合,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紹興市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約56.8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16.49萬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能提高逾5%。
“春季是農田建設的窗口期,農田建設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紹興市農業綜合開發中心主任沈國軍表示,全市農業農村部門以“四個一批”為抓手,搶時間、抓進度、提效率、促規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眼下,紹興市農業農村部門正全力推進已批復的1.73萬畝糧食功能區(以下簡稱“糧功區”)改造提升項目和0.23萬畝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的招投標及開工準備工作,確保3月底全面開工建設。同時,抓緊開展3.03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項目和1.15萬畝糧功區改造提升項目的初步設計、申報審批及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5月底前70%的項目具備開工條件。
與此同時,紹興市還以“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為依據,扎實開展永久基本農田中未建成高標準農田的現狀調查,全面摸清集中連片度、坡度、基礎設施現狀等,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并結合糧功區“非糧化”整治成果,優先在調整優化的糧功區范圍內實施改造提升項目。
在高效開展建設工作的同時,紹興市農業農村部門還加強指導監督,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在項目開工后及時對水泥、砂、石、鋼筋等原材料進行抽樣檢測和對項目開展現場指導監督檢查活動等舉措,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規范項目管理。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沈國軍告訴記者,下一步紹興市將圍繞農田建設“百日攻堅”行動,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有效保護和提高基本農田的糧食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努力為春耕備耕做好準備,推動紹興市糧食產能邁上新臺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