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文化同行 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召開
人民網焦作3月6日電(肖懿木)在鄉村經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文化逐漸成為產業振興的重要動能。3月3日至5日,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在焦作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內知名文化產業專家、鄉建專家、美學經濟專家、產業代表等齊聚一堂,交流分享鄉創鄉建進程中的思考與實踐、經驗與展望。
在主論壇活動中,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東升,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等出席并致辭,來自江西、廣東、貴州、河北等省市縣區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嘉賓參會。
中原廣袤的鄉土大地,歷經數千年農耕文明的積淀,留下了絢麗多姿的優秀傳統文化和自然生態畫卷。自“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提出以來,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的指導下,河南成立了省鄉創賦能中心,建立了省級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服務平臺,高標準編制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率先出臺《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定》省級地方標準。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率先啟動“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試點,河南與清華大學文創院緊密合作,遴選修武縣等4地20個村積極開展鄉創實踐,光山縣首批落地簽約9個文產特派項目,為河南鄉村發展助力,取得了喜人的階段性成果。
“在新一輪鄉村振興中,文旅產業作為一種帶動要素可以發揮引領性作用,為鄉村帶來更多的人才和資源。”胡鈺表示,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最核心的就是提升鄉村人文價值,增強鄉村發展新動能。通過鄉創工作重新發現鄉村的人文資源,找到鄉村的老文脈,把鄉村的文脈重新激活。“有了文化魅力,我們就能有新的人才進入,形成新的人脈,這些人會成為鄉村發展新的帶頭人。”
繆沐陽在致辭中強調,要進一步扎實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作,充分發揮文旅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切實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發展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讓越來越多的鄉村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我們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以鄉村振興戰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牽引,以構建河南省鄉創生態圈為目標,深入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行動,全面鋪開‘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一體推進研學旅行、康養旅游、非遺點亮、民宿助力、交旅融合等重點工程,努力走出一條鄉村文化振興新路徑。”黃東升表示。
據悉,本次大會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指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焦作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文化產業協會鄉村文化創意專業委員會主辦,設有“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主論壇”,鄉創智庫與社會動員等三大主題沙龍,以及修武縣美學點觀摩調研等多項特色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河南省首批文產特派員座談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