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健康發展
原標題:促進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健康發展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回答記者提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
要防范、化解房地產“灰犀牛”風險
“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將在穩支柱、防風險、惠民生三個方面下功夫。”倪虹介紹,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擁有兩個支柱,分別為建筑業和房地產業。2022年,兩個產業增加值合計占GDP總量比重達13%。把兩根“柱子”穩住,對穩定經濟大盤有重要意義。
要穩住房地產,一方面,要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和長租房建設,重點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讓他們能放開手腳為了幸福生活去奮斗。
倪虹表示,要防范、化解房地產“灰犀牛”風險,避免與金融風險、地方債風險交織,發生系統性風險。要使用“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以“精準拆彈”的方式化解風險。此外,要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市場氛圍,讓人民群眾放心購房、放心租房。
倪虹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要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城市,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年初我說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很有信心,現在我要回答的是充滿信心。”在倪虹看來,這份信心來源于近期房地產在供需、預期、政策三方面的變化表現。
他表示,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看,近期住房項目復工率都大大提高,售樓處看房量大幅提升,商品房成交量得到明顯改善。
“從市場預期看,今年1、2月份全國一手和二手商品房的銷售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總體價格保持平穩。同時,保交樓工作的扎實推進,有力保障了購房人合法權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資得到改善。”
倪虹表示,從政策落實情況看,購買首套住房的大力支持政策、購買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經出臺,正落實見效;不讓投機炒房重新入市、原則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購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認真落實。
倪虹同時強調,期望中的企穩回升,是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企穩回升;是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企穩回升;是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的企穩回升;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企穩回升。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
阿拉善煤礦坍塌事故教訓十分深刻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首次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王祥喜介紹,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安全生產事故逐年下降,去年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和2017年相比下降46.9%。2018年以來各種自然災害年均因災死亡和失蹤人數與前五年的均值相比下降54.3%,成效非常明顯。
王祥喜指出,構建大安全、大應急的框架體系,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九龍治水”、各災各管的模式,形成了統籌管理、統分結合的新機制。
“過去發生事故、發生災害以后都是第一時間去救援,但往往重救輕防。現在是‘防、抗、救’相結合,應急管理部門事前推動風險防范、應急準備,事中第一時間到現場調度、搶險救援,事后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開展事故調查,并且督促整改提升,這樣更加有效地實現了統一調度、協調有序、行動高效。”
在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方面,王祥喜表示,對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錢、舍得下功夫,對一些重要的設施、重要的工程,要提升安全等級、安全標準。比如,一些重要的工程,可以按“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設防標準來建設。
王祥喜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好轉。前十年重特大事故一年要發生60起以上,近五年每年平均15起左右,去年降到歷史最低的11起。
“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國家高危行業企業數量眾多,安全基礎還很薄弱。”王祥喜稱。
他指出,在疫情轉段大量復工復產的情況下,2月份安全生產的事故和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46.3%和37.6%,但發生了3起重特大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特別是‘2·22’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露天煤礦發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53名工人失聯或死亡。我們感到十分痛心,教訓十分深刻。”王祥喜說。
他表示,下一步要將防止重特大事故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在壓責任、抓整治、重服務和強基礎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王祥喜指出,今年要繼續抓好重點行業領域的重大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要建立責任清單、建立數據庫,限期整改、閉環管理,守住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
確保食品安全問題能找得到人 查得清事
羅文指出,目前正在推進《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改工作,將重點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同時他還提到,將大力促進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在社保、稅費等方面開展政策研究工作。
我國公平競爭制度不斷完善,公平競爭秩序穩步向好。羅文表示,“公平競爭”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的過程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他認為,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實現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階段轉變,對公平競爭的要求更加迫切。
他提到,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重點抓好筑牢公平競爭法治基礎、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和營造公平競爭良好氛圍等4個方面,持續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在提到個體工商戶時,羅文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個體工商戶蓬勃發展,從2012年年底的4059萬戶增長到現在的1.15億戶,充分展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在被問及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在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時,羅文回應道,今年市監總局將重點開展分型分類幫扶工作,針對個體工商戶“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三種不同類型,以及“名特優新”四個不同類別,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在社保、稅費等方面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工作,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精準幫扶水平。
他表示,要充分發揮個體工商戶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整合各方面資源,積極為個體工商戶提供創業培訓、招聘用工、法律政策等信息服務。同時,要加強調查研究和監測分析,幫助個體工商戶找出新的發展機會,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
羅文強調,個體工商戶既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也是老百姓就業創業的蓄水池。
“我們一定認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幫助個體工商戶發揮優勢,融入市場,讓個體工商戶這個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助推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民以食為天。”保障食品安全,是人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羅文表示,今年將在健全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三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能夠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文/記者 劉藝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