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氣超級站助力“藍天保衛戰”
原標題:成都大氣超級站助力“藍天保衛戰”
當日首要污染物是什么,PM2.5濃度怎么樣……除了關注氣溫,查看空氣質量也逐漸成了大家出行前的日常習慣。這些看似簡單的數據是怎么來的,如何分析和利用?近日,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走進位于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市環科院”)的成都大氣超級站,一探這里的超級站如何助力“藍天保衛戰”。
如同給空氣做全面“體檢”
實時檢測150余種指標、不間斷輸送至各個儀器、最快5分鐘完成數據分析……來到成都大氣超級站,記者見到一臺臺戴著“帽子”的儀器正在天臺采集樣品,大氣環境樣品不斷被抽取送入對應的在線分析設備。在這里,30余臺在線觀測設備和100余臺外場實驗及移動觀測設備共同構建起了成都大氣監測的“最強大腦”,覆蓋大氣物理、化學、光學以及數值模擬等多個領域。
“過去的監測站采樣最少也要半天,然后才能拿去實驗室分析處理,最后才能拿到數據,但現在能實時檢測,最快5分鐘就能得到數據?!笔协h科院工程師羅伊娜介紹,除了節省時間成本,超級站最大的優勢在于通過采集到的數據能同時分析多種污染因子,檢測效率大幅提升。
由于四川盆地特殊的地形、氣象以及產業、能源、交通結構等綜合因素,大氣污染防治已經進入“深水期”。為進一步“偵破”大氣污染物組分、實現科學治污,就需要更精準的靶向管控。
“在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基礎上,我們從2020年加大超級站建設力度。與常規6參數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相比,超級站更像一名全面體檢的‘醫生’。”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雷毅表示,超級站可以監測細顆粒物(PM2.5)中的元素碳(EC)、有機碳(OC)、水溶性離子、無機元素,臭氧(O_3)生成重要前體物的117種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能將大氣污染的“病因”查清楚、說明白。目前,已在全省15個重點城市規劃布局了超級站,其中成都、自貢、瀘州等8地的超級站已投入使用。
2022年搶回35個優良天
除了在數據分析上擁有“黑科技”,超級站對“藍天保衛戰”具體有什么作用?
“首先是精準,我們利用超級站建立大氣污染源精準溯源體系,解析顆粒物的一次來源和二次來源,能實現有針對性地管控?!崩滓憬榻B,其次還可以為區域空氣環境質量預報、重污染過程預警提供更準確的支撐,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提前量”,此外還可以為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提供科學建議,為地方政策制定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撐,“比如成都市在深入分析超級站數據基礎上,依托‘一市一策’院士專家團隊等各方力量,科學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大氣污染防治年度計劃(650工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在越來越精準的管控之下,市民的“藍天獲得感”也隨之增加。一出太陽,“成都藍”總是刷屏朋友圈。2022年,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通過各方的努力,全省空氣質量比預測減少415個污染天,其中成都搶回了35個優良天。
未來,超級站又將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據介紹,今年底前會完成15個重點城市超級站建設工作,將數據匯入四川省空氣質量決策平臺。其次,將充分利用大數據全面系統分析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地區PM2.5和臭氧前體物(VOCs)不同組分的成因與來源、分析污染過程與氣象條件間的相互影響,精準判定盆地內大氣污染形成的原因與污染物傳輸路徑。此外,還將對重點排放源、關鍵特征污染物及重點管控對象實施精準管控,有效改善環境質量,并開展預測預報及防控對策成效評估,更好地服務各級黨委政府環境管理、環境執法、環境決策等工作。
?。ǔ啥既請箦\觀新聞記者 劉依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