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開門紅 看成都如何踢好“臨門一腳”
原標題:沖刺開門紅 看成都如何踢好“臨門一腳”
步入3月,站在一季度收官階段的關鍵節點,成都如何踢好“開門紅”的“臨門一腳”?
看招引,沃爾沃汽車純電新車型及成都基地在產車型優化升級項目、一汽豐田全新SUV項目先后簽約;成都在歐洲招商引資活動也頗有斬獲,海特高新等成都企業與歐洲企業簽約4.5億元,招商推介會紛紛走出國門,尋求在更大范圍內拓展市場、配置資源……
再看消費,除了“名廚名店”遴選活動之外,成都更是借助大運會契機,舉行“萬千商家齊參與 運動消費新時尚”活動,營造新消費場景……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外貿提質升級,拓展內需擴大消費——穩投資,擴消費,促外貿,“三駕馬車”正拉動成都經濟平穩致遠,全力踢好“開門紅”的“臨門一腳”。
著眼建圈強鏈 重大項目仍是關鍵支撐
促投資,推進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加快建設、投產達產,仍舊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就在3月3日,成都市發改委對外公布《2023年成都市重點項目融資機會清單》。清單顯示:包括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266個,預計總投資4375.8億元,總融資需求1046億元,涉及重點產業化項目81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68個、重點公共服務項目117個。
記者梳理發現,以現代服務業為例,包含錦江區白鷺灣科技生態園二期項目在類的40個項目。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則包含如成都市五環路、金簡仁快速路、等30多個重大項目。
將時間線放寬至2月下旬:一汽豐田全新SUV項目、沃爾沃汽車純電新車型及成都基地在產車型優化升級項目,先后于2月27日、28日與成都簽約。兩個項目的共同之處在于:均屬于汽車產業的整車龍頭項目,這無疑將助力成都汽車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促進整個產業建圈強鏈。
從經濟發展看,一個區域需要動能強勁的經濟板塊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當下,各地正以重大項目為牽引,著眼產業建圈強鏈,加速構建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并以此為主支撐,謀求“開門紅”。
走出去與引進來 推動外貿提質升級
新春之后,各地政企組團“出海”,成為各地推動外貿、搶抓訂單、拓展市場的有力手段。
3月2日,成都高新區再次組團前往歐洲,“出海引智力拓市場”。除了“走出去”之外,推動外貿提速也是另外一個重要手段。
在日前召開的“2023年1-2月全市經濟運行調度會議”上,成都提出,將抓緊開展“千團萬企出海”行動,組織企業靶向出擊出海“談合作”“找訂單”“擴市場”。
就在2月,成都市商務局《2023年“成都造”產業出海系列活動方案》出爐,按照該方案,將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國際化、標準化發展,塑造一批“成都造”國際品牌、推動一批“成都造”產業出海。目前,已經初步梳理出20個優勢產業。
一個更大的外貿基本面是,去年成都市外貿進出口規模達8346.4億元,占四川進出口總值的82.8%。來自成都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成都海關辦理新增海關報關單位備案478家,其中,成都398家,占比83.26%。
市場主體是穩外貿的重要力量,上述數據背后,意味著新年成都外貿主體活力進一步顯現,加速提質升級。
促進消費動作頻頻 多措并舉擴大內需
3月1日,由成都萬千商家和運動達人們共同參與的“萬千商家齊參與 運動消費新時尚”活動,在春熙路拉開序幕。借助大運會契機,成都商業與體育在“全方位的融合”,各個商圈、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有了越來越多的運動消費場景和健身體驗項目,成為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個縮影。
“首店經濟”是城市商業活力和消費號召力的具體體現。日前,由中商數據和成都零售商協會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成都首入品牌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成都首店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成都全年引入708家首店,首展首秀共計66場,首發活動12場,半數為成都首發活動,保持了首店經濟第三城地位。
擴大消費,既是城市煙火的需要,也是產業發展的支撐。成都提出,將繼續辦好系列促消費活動,開展“一周一場景、一周一主題”系列活動,積極促進大宗消費,推出一批精品文旅消費活動,做大外來消費規模。
一頭連著生產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消費熱起來,經濟才能活起來。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這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也必將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鐘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