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集市,讓鄉愁帶動消費
日前,在嵐山區高興鎮白云村,一場熱鬧的文旅集市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集市上展示的既有當地農副特產,又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大飽口福的同時又大飽眼福。
好品推介
一年之計在于春。文旅集市上,熱鬧的鑼鼓、熙攘的人群,各式特產和手工藝品等扎堆亮相,又一次刷新了高興鎮的風貌,揭開了一年中鄉村旅游的嶄新序幕。
“全年綠樹常青,四季鮮果不斷”,距離城區半小時車程的高興鎮,被稱為日照市區的“后花園”,每逢周末接待一批批近郊游游客。
高興鎮有農業耕地面積4.9萬畝,與其他鎮域相比,農業體量不占優勢。但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近些年高興鎮卻在特色農業上實現了“彎道超車”,鄉村旅游、鮮果采摘等業態越來越豐富。
冬末春初本是農閑時節,但位于高興鎮東辛莊子村的永志家庭農場卻恰好進入最繁忙和熱鬧的階段。種植草莓和圣女果的大棚里,一到周末就游人不斷。
據農場主張永志介紹,前幾年看到有的村發展采摘游,效益很好。于是他也試著建起了大棚,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他又去學習了獼猴桃種植技術,吸引了更多游客光顧。他還熱心的幫助其他村民一起種植獼猴桃,目前周邊已經發展起獼猴桃一百多畝。
文化惠民
文旅集市與普通集市不同,不只是賣產品,更是“賣”文化。現場,有高興鎮地域特色的鑼鼓表演、李二嫂劇團戲曲聯唱、汪家莊子打花棍以及各種形式的表演,各類鄉村文化盡展風采,也為周邊群眾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對于高興鎮來說,鄉村振興路上,更惹人注目的是文化振興。而精致城鎮的“煉成”,與厚重的歷史文脈總是難以分割。
據考證,分布在高興鎮南辛莊子村和安家堯王城村周圍的堯王城遺址曾建于5000年前,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對遺址的保護中,高興鎮也在不斷擴展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作為嵐山人的“獨家記憶”,這里的“高興線獅”早在2016年就已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當地村民都能唱幾句的著名呂劇《李二嫂改嫁》,不僅唱響了鄉村,還多次走上省級和國家級舞臺展演,成為一代代人的鄉愁記憶。
在向陽村,標有“李二嫂”文化標識的日照綠茶廣受消費者歡迎。另外其他帶有該文化標識的特產也十分暢銷。依托文化概念,該鎮打造了多個特色農產品品牌,借助文化的力量向經濟要效益。
拉動消費
“與繽紛的城市消費不同,鄉村旅游的魅力在于鄉愁文化。大家來到這里,是為了尋找自己的鄉愁記憶,同時體驗鄉村生活,品嘗鄉村特色。”文旅集市上,慕名而來的游客張女士這次專程帶著孩子來“開眼界”。
在一處雕刻藝品展示區,不少孩子圍在攤位前專心的看制作過程,還時不時向手工藝人詢問,在交流互動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活動現場,引爆游客熱情的是美食體驗區的各式小吃。一個個攤位被人群圍住,熱鬧的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高興鎮黨委書記王健表示,舉辦文旅集市的目的不止是為了營造當天的一場熱鬧,而是希望通過全面的展示民俗文化、文創產品、特色美食等,加深游客對高興鎮的認識,為以后常來高興打下基礎。
據了解,今后,高興鎮將以此次文旅集市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激發全域旅游新潛力。引導廣大群眾和游客認識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藝術,把“高興好‘市’”逐步打造成既具有高興風采、鄉土特色,又符合時代要求的好品大集、文化大集,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姚文鳳)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