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春雨”讓杭州桐廬茶產業拔節生長
綠海香風處,遙遙一嶺茶。這幾日,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三溪村西沖自然村的西沖茶果園項目基地里,茶農們正給剛過緩苗期的茶苗進行追肥。
“加上2月底我們剛種下的200畝茶苗,目前我們已有550畝的‘中白1號’和‘新安2號’白茶了?!表椖控撠熑岁懳穆攲ρ矍斑@個投資2000萬元的現代精品農業示范園區項目信心十足。他說,這不僅僅是因為三溪村的小氣候條件和白沙巖石的透氣性為茶葉品質提供的環境,更因為近年來桐廬頻頻降下“政策春雨”,讓整個茶產業拔節生長。
據悉,在近日召開的桐廬縣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桐廬做出了“每年1億元,支持鄉村產業發展”的部署,明確了今后桐廬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平面以種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為主,垂直面以發展特色農業(主要是茶產業等)為主,同時還發布了桐廬縣“三農”政策。這其中,茶產業專項政策將從良種引進、連片流轉、標準化茶園建設等方面,對桐廬茶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扶持,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早在北宋時期,桐廬所產的茶葉便是貢品。目前,桐廬共有茶葉種植面積4347公頃,年產茶葉總量5600噸,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2.2億元,并培育出多個名優茶品牌。
桐廬縣農業農村局經濟發展科科長湯斌介紹,桐廬歷來重視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每年將農業產業財政扶持資金的40%用于持續完善茶園基礎設施,開展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建設集生產、加工、營銷、品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茶業生態園,促進茶產業集聚發展。這也激發了當地茶人持續尋求茶產業“突圍路”的熱情。如浙江省省級生態茶園——桐廬某農業茶園,就是最早一批讓“茶”跨界出圈的嘗試者之一。公司負責人喻澤靈通過引進先進經驗和技術,逐步開發了四季蔬果采摘游、茶文化休閑游、茶產業體驗游項目,同時結合茶園地形,新增了越野體驗項目。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擁有500畝茶莊園,建成3200平方米的茶葉制作車間,形成了“公司+莊園+農戶”的發展模式,以及種植、加工、銷售、體驗研學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
此外,在實現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提升茶葉綜合效益的同時,桐廬還謀劃“以銷促產”。“我們對接杭州一家茶業公司,每年收購本地農戶450噸青葉原料,如此每年可為茶農增收近2000萬元?!睖蠼榻B,該公司近兩年還投入1.38億元在桐廬經濟開發區建設數字化龍井茶產業園,投產完成后,將輻射帶動更多的茶農致富。
下一步,桐廬將重點推進百江片區有機茶基地建設、分水鎮保安片區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瑤琳茶莊園和合村微茶園建設、藝福堂智能化龍井茶生產基地建設、品牌建設、茶文化建設等六大工程,著力打造提升“雪水云綠”“天尊貢芽”二大區域公用品牌,逐步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主導,其他品牌為補充的多層次、多門類的產品品牌體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