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石樓:發展風正勁 揚帆再起航
清明節過后,春色在屈產大地次第“ 耕”新,燕子歸來,河水回暖,草木發芽,杏花盛開,此時的呂梁市石樓縣萬物靈長,正是大步奮進的好時節。
春耕備耕好圖景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廣袤的屈產大地微風輕拂,一幅飽含科技色彩的農業生產圖景生動鋪展。走進石樓縣羅村鎮沙窯村智慧化日光溫室大棚,農戶通過大數據監測與智能感應系統,在線采集氣象土壤生長狀況等信息,實時監測果蔬生長情況。“溫度、濕度、光照都保持在最合理的狀態,農業生產數據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農戶劉唐貴說,“以前這樣的蔬果大棚需要十幾二十個人看護,現在只需要兩三個人就能管理好。”
“石樓全境可分為山地區和丘陵區,導致農機沒有用武之地,自全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我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總共承接托管面積達4 萬畝左右,目前合作社的110臺5G+智慧農機正嚴陣以待,備戰‘春耕’,實現方寸之間掌控萬畝良田。”羅村鎮下田莊村,石樓縣國輝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國輝正跳上跳下調試耕地機,確保機械正常運轉、健康上崗。
旱地種啥、水澆地種啥,和合鄉馬兒山村種糧大戶馮紅剛早早就為自家流轉的500 畝田地做好了規劃,有機旱作作為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特色,這條路子馮紅剛一走就是6年。“谷子的種植面積最大400 畝,高粱50 畝,玉米50畝。”馮紅剛說,“實踐證明,只要選對了適合自己發展的農業之路,就能實現增收致富。”
“施啥肥料好,施多了還是施少了,以前種地都是跟著感覺走,現在懂了土地也有自己的口味,缺什么補什么,少什么加什么。”田間地頭、農家炕頭,農戶們正在和城里下派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為土地調制“ 營養餐”。石樓縣供銷社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力軍作用,嚴把進貨渠道,健全農資購銷臺賬,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
“我們將按照縣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緊盯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嚴守42.03萬畝耕地紅線,確保今年糧食穩定在0.8億公斤以上。”石樓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常務副局長劉保榮表示。
綠色生態惹人醉
穿過灌林巖山隧道,進入石樓縣境,340國道依山地勢斗折蛇行,日漸青翠的山脈,在一樹一樹杏花的點綴下,顯得更加巍峨壯觀。在石樓縣1736 平方公里土地上,5700余條大小溝壑縱橫交錯,在“生態立縣”理念下,石樓縣以大規模國土綠化、呂梁山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項目、經濟林提質效為重點,全方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00年以來,石樓持續補強生態短板,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累計超90萬畝;137 個造林合作社,覆蓋全縣9 個鄉鎮67個行政村,形成“造林”“管林”“用林”生態建設新格局,全縣逾四成人口享受到營造林、退耕還林等政策紅利。
常年保持水質量平均水體為Ⅲ類良好成績的裴溝國考斷面,河水清澈見底,奔騰不息;裴溝鄉曹穆流域生態治理點,梨、蘋果、連翹、油牡丹等特色林業產業已初具規模;羅村鎮泊河村,山川披綠,村民增收,依托一條小溝改造的水上樂園,鄉村旅游發展漸入佳境;石樓縣沿黃四鄉鎮規模化培育的萬畝連翹種植基地,小小的連翹苗一株連著一株,層層疊疊在黃土塬上鋪展,密密麻麻的根系牢牢地抓著山地固土保水。
石樓縣持續實施“兩廊、兩園、兩屏障”222工程,構建從羅村高速口至黃河奇灣橫貫東西的生態經濟走廊,從裴溝曹家峪洞口至永和縱通南北的生態經濟走廊;為黃河奇灣、東征文化園配套兩個森林公園;打造城區可視山體綠化彩化財化環城屏障。同時,組織全縣859名生態護林員進行專業培訓。
重點項目勢頭勁
展開汾石高速施工圖,一條條線路縱橫交錯,為石樓經濟高質量發展構架著骨骼。汾石高速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網“ 四縱十五橫三十三聯”的構成部分。東山隧道作為汾石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位于呂梁市交口縣與石樓縣交界的灌林巖山,目前,該項目主洞進尺已累計完成5148米,完成主洞任務33.13%,斜井進尺1419 米,完成斜井任務100%,全線416余名施工人員大干快上、晝夜奮戰,錨定2024 年通車目標全力攻堅。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石樓段起于石樓縣與柳林縣縣界溫家山,止于石樓縣與永和縣交界處前北頭村,全長75.23 公里。分四個合同段,串聯曹家垣鄉、小蒜鎮、辛關鎮、和合鄉4 個鄉鎮。項目采用雙向雙車道三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共設大橋27 座,全長5758.5 米。目前,第三合同段路基已全部貫通,防護排水工程已完成95%,橋面鋪裝已完成5 座,剩余兩座正在抓緊橋梁上部施工。“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石樓段第三合同段項目總工薛治國說:“ 進入春季施工黃金期,為切實保障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項目部提前謀劃,以保質量、保安全、保穩定為目標,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全力以赴促生產。”
石樓縣縣城南部段莊村附近的客運火車站整體建設完工。投入使用后,將結束石樓縣沒有客運火車的歷史。目前,中南部鐵路通道貨運已開通運行,其中山西境內579公里,石樓縣境內全長31 公里。石樓縣站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據了解,鐵路貨場僅辦理煤發送業務。
和風吹綠野,大地百花開。眼下,無數奮斗者正鼓足干勁向著“ 五新石樓”出發,描繪出新時代春天里奮進的石樓。(許文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