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 方山縣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方山縣瞄準“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目標,以方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為牽引,把美麗鄉村建設融入文旅元素,順應鄉村游新業態,發揮圪洞鎮莊上村、前東旺坪村“美麗宜居示范村”引擎作用,積極引進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探索走出了一條“鄉村運營”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引入“鄉村振興專家智庫”全程顧問是方山縣以及山西蒲谷香文旅公司探索鄉村運營的一大特色。3月10日,在方山縣召開的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上,專家針對方山縣全域旅游以及莊上、前東旺坪村的發展,和與會代表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最后提出了發展思路和運營策略。
暮春時節,呂梁山上綠意盎然、阡陌花開。在莊上村、前東旺坪村廣袤的土地上,鄉村民宿游、文化體驗游、休閑觀光游等多個旅游新業態蓄勢待發。目前,兩個村共12個旅游項目均已竣工,將于今年“五一”全面對外開放。
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今年開始,該公司依托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深入挖掘地方與村莊傳統文化內涵,創新旅游產品形成引流效應。同時,將兩村現有閑置旅游資源,如民宿、息業舊廠、廢棄牛棚、蔬菜大棚、鄉村游園樂園等以承包經營、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進行操盤運營,打造成集農事體驗、綠色養生、休閑觀光、文化旅游、研學教育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山水田園綜合體。
四月的一個周末,前東旺坪村的“鄉村游樂園”熱鬧非凡。在游樂園外擺地攤賣零食的村民李月蘭興奮地說:“我今天已經掙了200多塊了,盼望我們村的旅游趕緊火起來!”
據了解,蒲谷香文旅公司還將策劃年度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如每年一屆的“山水田園”杯呂梁市鄉村運動會、花海音樂節等;結合當地農業特色,開展特色種植和農耕文化、中醫健康養生文化研學旅游,每年可接納游客10萬余人次,可帶動當地農家樂、民宿、農產品及山貨的銷售,將間接增加農民收入200余萬元。
“鄉村運營前置模式”是蒲谷香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探索鄉村運營的又一特色,即企業以“運營商”身份進入,以“運營前置”的原則圍繞鄉村資產盤活與建設進行有規劃、有計劃、有組織、有實施、有管理地進行整套運作。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必須依托本地資源,再結合市場前景。在發展特色產業的“運營前置”上,蒲谷香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做足了功夫。依托方山縣自古以來就生長有大片野生艾草的資源優勢,今年3月,該公司董事長蒲葦帶隊赴河南等地就艾草產業發展前景專門進行考察調研,最終決定在莊上村投資建設蒲谷香·艾草加工基地。
該基地總投資400萬元,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加工生產艾絨4000余噸,年產值可達2000余萬元。同時計劃在周邊村建立100畝“艾草種植示范基地”,并發動周邊農戶種植艾草,通過采用“政府+企業+農戶”三位一體的模式,可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戶增收。該項目投產后可提供村內就業崗位20余個,周邊500畝艾草每年可增加農戶收入近200余萬元,艾灸養生館與兩村文旅項目結合,互相帶動,可增加臨時用工1000余人次。
蒲谷香公司的“鄉村運營”不僅為鄉親們帶來“吃旅游飯”的新機遇,而且實實在在增加了村集體收益。“通過蒲谷香公司的運營,我們村集體有了產業收益,我們將把這筆收益作為全村老百姓每年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繳納基金去支付,讓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莊上村老支書嚴海平高興地說。(賀麗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