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貿試驗區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5%的進出口額、29%的實際使用外資額。4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安徽自貿試驗區一季度成績單。
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實現進出口額443億元,其中出口額343.2億元、同比增長14.6%;實際使用外資額1.8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倍;新增注冊企業5049家、同比增長23.9%,實現稅收收入142.2億元、同比增長35.3%,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5%的進出口額、29%的實際使用外資額。13個聯動創新區實現進出口額370億元、同比增長22.8%;實際使用外資額8801萬美元。
聚焦穩外貿穩外資,蚌埠片區推進跨境電商與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融合發展,一季度蚌埠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實現出口3.2億美元、同比增長3.6倍;合肥中歐班列開行340列、同比增長49.8%,帶動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增長29.6%。在穩外資方面,信義光伏玻璃,蔚來驅動科技等重點企業相繼增資擴股。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9600萬美元、同比增長2倍;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198萬美元、同比增長1.1倍。
探索首創性改革,爭取為國家貢獻更多“安徽經驗”。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新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8項。在全國率先形成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新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環評與排污許可深度銜接機制,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在全國首推“全額風險代償”供應鏈金融服務新模式等。
深入制度創新,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安徽自貿試驗區產業集聚力持續強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量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的44項試點舉措落地實施,有效解決了一批企業關注的堵點痛點問題。合肥片區啟動大眾安徽智慧物流項目,蕪湖片區設立總規模18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有效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一季度,奇瑞出口17.2萬輛、同比增長1.5倍,江汽出口4.6萬輛、同比增長97.1%。3個片區獲批立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30余項、支持經費2.6億元。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集聚高新技術企業2408家、占全省總量的15.8%,科技型中小企業2770家、占全省總量的15.5%。(記者 彭園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