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志愿服務蓬勃開展(創新談)
高質量、可持續開展科技志愿活動,要在科技志愿者的動員、培訓、服務、激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系統的組織體系和政策支撐
前不久,中國科協在河南蘭考縣舉辦科技志愿服務經驗交流現場會,來自全國的80余名代表圍繞科技助農工作分享、交流經驗,以互學互鑒提高服務能力。
作為公共服務的補充,科技志愿服務在農業技術推廣、防災減災培訓、衛生健康服務、反偽科學宣傳等方面不可或缺。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志愿服務內涵更加豐富,功能不斷延伸,既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的生動寫照。
近些年,科技志愿服務不斷走深走實。一批批科技志愿者走進田間地頭、社區校園、廠礦企業,為農民、企業職工、社區居民解疑釋惑,服務國家戰略、增進民生福祉、助力社會治理。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科技志愿者各展所長,傳播應急科普知識。同時,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調研,了解生產需求,提供決策建議,助力復工復產,彰顯了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當前,我國科技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統計顯示,在中國科技志愿服務信息平臺注冊的科技志愿者超過400萬人,注冊的科技志愿組織達8.6萬個。
進一步提升科技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可以在組織性和專業性上下功夫。與一般的志愿活動相比,科技志愿活動承擔的任務相對專業。近些年的實踐表明,組織程度越高、服務專業性越強,科技志愿服務的作用越突出。浙江金華浦江縣薛家村風景秀麗,發展鄉村旅游時,不料蚊蟲騷擾成為難題。經過實地考察,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找到了治本方法。2016年以來,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依托,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志愿服務隊,與當地疾控中心和村民一起努力,基本實現了人居環境的無蚊化。可見,圍繞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發揮專業優勢,打造特色服務,是科技志愿服務聚焦的方向。
高質量、可持續開展科技志愿活動,要在科技志愿者的動員、培訓、服務、激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系統的組織體系和政策支撐,使志愿之樹常青。應著力完善科技志愿服務支持保障體系,探索科技志愿者權益保障和激勵褒獎機制。比如,可以嘗試推動將科技志愿服務表彰納入科技人才獎勵內容,提升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組織的獲得感。
與眾多志愿服務活動一樣,科技志愿服務是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形式,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期待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志愿事業,使得科技志愿服務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