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今年土豆賣價高、產量高,一塊六一斤上門收,我種了23畝,預計能收入20多萬元,這要感謝我們的人大代表晉書記幫了我。”5月12日,在湖北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任莊村的土豆地里,57歲的村民晉開發看著豐收的土豆高興地說。
眼下正是土豆成熟上市的季節。晉開發在襄州區第六屆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晉宏勇和鄉親們的幫助下,正忙著搶收成熟的土豆銷售。
人大協商讓農民富起來。晉開發是一名有聽力障礙的殘疾人,獨身一人,以前為了謀生外出打工,但由于身體原因多處碰壁,無奈只能回鄉種地,可種植幾畝傳統農作物也僅能勉強糊口。另外他的三位兄弟常年在外打工,土地撂荒無人耕種。今年雙溝鎮人大在組織開展“聽聽選民心里話 共同締造幸福家”人大協商活動中得知這一情況后,積極和晉開發及三位兄弟協商,把土地托管給晉開發來種土豆,利用村里的專業合作社幫助銷售,從而增加他的收入。
于是在晉宏勇的協調幫助下,晉開發的三個兄弟都將土地托管給了他。由于他孤身一人,23畝土豆的生產無法完成,晉宏勇又聯系群眾幫助他做好耕種、管理、收獲、銷售等農活,最終使他取得了大豐收。
人大協商讓銷售渠道寬起來。雙溝鎮境內一大半都是沙河土地,村民素有種植土豆的習慣。但是,往年要么土豆豐收,行情卻不好,農民賣不出好價錢;要么就是土豆收購價格上漲了,但是當年土豆產量低或種植面積小,一樣賺不到錢。為了能擴寬土豆銷售渠道,確保土豆增產的同時農民也能增收,雙溝鎮人大提早謀劃,通過組織人大代表與村干部、群眾一起在田間地頭開展協商活動,依托19家專業合作社,提前對接外地土豆收購商,預定土豆收購。這幾天,在任莊村、下郝灣村、尚莊村等地的路邊,來自陜西、山東、遼寧、內蒙古、湖南、四川、海南等地的土豆收購商特別多,一輛輛的大貨車排成長龍。任莊村已成為雙溝鎮乃至周邊的土豆集散地,其中一些收購商為了能得到更多的貨源,不等土豆收獲就把整塊地預訂下了。談起今年的土豆行情,合作社的負責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人大協商讓村民吃下定心丸。由于土豆收購商很多,各個合作社又各自為戰,導致土豆收購價格不穩定,存在價格下跌、惡性競爭的較大風險。5月12日,襄州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德玉了解到這一實情后,立即深入雙溝鎮開展實地調研,并組織人大代表、村干部和土豆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開展座談協商。大家認為土豆收購價格決定農民種植土豆是否能賺錢、賺多少錢,這是群眾當前最關心的問題。經過協商討論,與會人員達成共識,要立即成立土豆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讓合作社抱團發展,統一土豆收購價格,統一土豆銷售,實現農民利益最大化,讓農民不再擔心價格漲跌問題,放心收、放心賣。
據雙溝鎮人大主席呂翔宇介紹,今年雙溝鎮土豆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平均畝產在8000斤以上,平均收購價按照1.5元/斤,預計總收入達2.4億多元,每畝土豆平均比去年要多賺4800元,小土豆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圖/文 雪松 任偉 呂翔宇 張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