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持續用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
■ 力爭全省農檢機構“雙認證”覆蓋率達到70%以上
■ 每個市(區)建設1個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縣、1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 嚴格落實定量檢測1.7批次/千人硬任務
本報訊 (記者 吳莎莎 實習生 劉璇)5月8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去年,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效明顯,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有力確保了農產品生產安全和社會消費安全。今年,我省將持續用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確保農獸藥殘留問題攻堅治理見實效促長效,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再上新臺階。
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要扎實開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回頭看”,進一步查漏補缺、補短強弱,確保豇豆合格率提升到90%以上,其他產品合格率不低于97%,全面鞏固拓展三年行動成果,基本解決違法使用禁限用藥物問題,有效遏制常規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今年年初,我省出臺措施,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了10項具體任務。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在新法宣貫培訓及法條落實上狠下功夫。
我省將持續用力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力爭全省農檢機構“雙認證”覆蓋率達到70%以上;加快推進標準化鄉鎮監管站建設,今年涉農鄉鎮覆蓋率要達到100%,“六有”標準達到80%以上;持續用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省級圍繞9大產業鏈,優選10個縣區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做優做強區域“首位產業”,每個市(區)要建設1個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縣、1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100個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及特質農品、名特優新農產品;持續用力強化風險監測管控,提升監測數量,各地嚴格落實定量檢測1.7批次/千人硬任務,提高監測質量,加大獲證產品、加貼承諾達標合格證和追溯碼上市農產品監測力度,積極推廣應用速測新技術,加強對蔬菜等周期短、循環快的農產品風險監測,實現農藥殘留“居家檢”、田間地頭“隨時檢”。
據統計,去年,全省新認證綠色食品246個、有機農產品638個,累計登記保護地標農產品117個,82個特色產品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總量居全國第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